斑疹傷寒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斑疹傷寒〔typhus)乃是由立克次體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可分流行性斑疹傷寒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斑疹傷寒是由普氏立克次體所致,經體虱傳播,以冬春季為多。地方性斑傷寒是由於摩...

斑疹傷寒

斑疹傷寒病因

普氏立克次體感染(80%)

普氏立克次體和莫氏立克次體兩者形態相似,革蘭氏染色陰性,對外界抵抗力弱,易被熱及一般消毒劑殺滅。對乾燥和低溫的抵抗力較強。人虱是流行性斑疹傷寒唯一的傳播媒介,其中以體虱為主,頭虱次之。虱吸病人血後,立克次體侵入其腸上皮細胞繁殖,5天後立克次體隨虱糞排出。當虱再叮咬健康人時,立克次體即可由搔癢的皮膚抓痕侵入人體,造成傳播。鼠蚤為地方性斑疹傷寒的傳播媒介,病原體在蚤腸壁細胞內繁殖,並隨蚤便排出體外,人搔癢時病原體即可經皮膚搔痕處進入人體。立克次體侵入人體後,在全身小血管及毛細血管的內皮細胞中繁殖,細胞破裂後,立克次體及特有的毒素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各器官,導致各種中毒症狀的發生。同時,由於立克次體侵入,還引起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而形成斑疹傷寒結節。

發病機制

人被受感染的帶有立克次體的虱蚤或者恙螨等叮咬後,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先在局部繁殖,然後進入血流,產生立克次體血症,再到達身體各器官組織,出現毒血症臨床表現。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死亡後所釋放的毒素為致病的主要因素。在局部可引起丘疹、焦痂和潰瘍。在全身可引起淋巴結腫大,焦痂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尤為顯著。淋巴結中央可呈壞死。漿膜腔,如胸腔、腹腔、心包腔中可見黃綠色滲出液。內臟普遍充血,脾常充血,可腫大2~5倍,肝亦腫大,心肌可呈局灶性或瀰漫性心肌炎症,可有局灶性出血或變性病變。肺可有出血性肺炎或繼發性支氣管肺炎。腦可出現腦膜腦炎。腎臟可呈廣泛性急性炎症性病變。胃腸道常廣泛充血。

斑疹傷寒的組織病理變化主要在血管系統,可見局灶性或廣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圍炎,以肺、腦、心、腎最為顯著。血管周圍可見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重型患者可見血管內皮細胞水腫及血管壁壞死、破裂。曾在患者多種器官的血管內皮細胞、巨噬細胞和心肌細胞中檢出斑疹傷寒立克次體。

斑疹傷寒預防

1.控制傳染源主要是滅鼠。應發動群眾,採取綜合措施,用各種捕鼠器與藥物滅鼠相結合。常用的滅鼠藥物有磷化鋅、安妥和敵鼠等。

2.切斷傳播途徑防止被恙螨幼蟲叮咬,於發病季節應避免在草地上坐臥、曬衣服。在流行區野外工作活動時,必須紮緊衣袖口和褲腳口,並可塗上防蟲劑,如鄰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

3.提高人群抗病力尚無可供人群應用的斑疹傷寒疫苗。初步研究顯示,斑疹傷寒立克次體中分子量為56×103的表膜蛋白抗原有較強的免疫原性。編碼該蛋白的基因已在大腸桿菌表達成功,能否用其製成疫苗,有待作進一步研究。

斑疹傷寒併發症 併發症 心肌炎支氣管肺炎

較常見的併發症是中毒性肝炎,支氣管肺炎,心肌炎,腦膜腦炎和急性腎衰竭等。

 

斑疹傷寒症狀 常見症狀 發熱伴淋巴結腫... 淋巴結腫大 脾腫大 皮疹

(一)潛伏期

流行性斑疹傷寒一般潛伏期為10~14天。如果感染量大,發病時間可提前。前驅症狀不明顯,有的只有低熱、頭痛和疲倦等。地方性斑疹傷寒潛伏期一般5~15天。

(二)症狀和體征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的症狀和體征主要為四項,即發熱、頭痛、皮疹和淋巴結腫大。

(三)物理檢查

最常見的體征為脾腫大。

(四)併發症

中耳炎、腮腺炎、細菌性肺炎是常見的併發症,有的可出現陰囊、陰莖、陰唇腫脹和壞疽。有時可出現神經刺激症狀,有的昏迷、遲鈍、呆傻,有的興奮。

斑疹傷寒的檢查 展開

實驗室檢查:

1.血象

外周血液白細胞數多減少或正常,重型患者可稍增高,分類常有核左移現象。

2.血清學檢查

(1)外-斐反應:外-斐反應亦稱變形桿菌凝集試驗,患者血清中抗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抗體能與變形桿菌OXK抗原起凝集反應,為診斷提供依據。病程第1週末僅少數(30%)陽性,第2週末為75%,第3周可達90%,效價可達1︰160~1︰1280。第4周即開始下降,至第8~9周多轉為陰性。

(2)補體結合試驗:陽性率較高,特異性較強,且持續陽性時間較長,可達5年。需選用當地多見株作抗原,也可採用多價抗原,因不同株的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抗原性可有較大差異。

(3)免疫螢光抗體試驗:用間接免疫螢光抗體試驗(indirectimmunofluorescentantibodytest,IFAT)檢測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在病程的第1週末開始出現陽性,第2~3週末達高峰,60天後逐漸下降,但可持續數年。有病後10年檢測仍呈陽性的報告。

(4)斑點酶免疫測定:用各種血清型的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或部分蛋白質作為抗原,吸附在硝酸纖維膜上作斑點酶免疫測定(dotenzymeimmunoassay,dot-EIA),檢測患者血清中各血清型的特異性IgG和IgM抗體。該法敏感度高,特異性強,可區分各種血清型。

(5)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與酶免疫測定:以基因重組技術表達的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分子量為56×103的蛋白質作為抗原,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s,ELISA)與酶免疫測定(enzymeimmunoassay,EIA)檢測患者血清中抗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IgG和IgM抗體,其敏感度為86%~88%,特異性為84%~90%。

3.病原學檢查

(1)病原體分離:常用小鼠作斑疹傷寒立克次體分離。可取患者的血液接種小鼠腹腔,每隻接種0.5ml。多在接種後第7~9天發病,解剖瀕死的小鼠可發現雙肺充血、水腫,肝、脾、淋巴結充血腫脹,出現胸腔積液和腹水。取腹水塗片,腹膜、腸系膜、肝、脾或腎印片,干後用吉姆薩染色鏡檢(放大1000~1600倍),可於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中發現紫紅色、呈團叢狀分佈的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當一個斑疹傷寒立克次體侵入細胞後,在適宜的條件下可在局部胞質中繁殖為一團,故常呈團叢狀分佈。若用抗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抗體作免疫螢光試驗,在螢光顯微鏡下可見細胞內有黃綠色的螢光。

(2)分子生物學檢查:根據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編碼其分子量為56×103的主要表膜蛋白抗原的基因核甘酸序列,有人設計了各血清型間共同和不同的引物,用套式聚合酶鏈反應(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nested-PCR)檢測Gilliam,Karp,kato,kawasaki和kuroki五個血清型的相應基因,具敏感度高,特異性強的特點,認為可用於斑疹傷寒的診斷並鑒定血清型。

其他輔助檢查:

嚴重併發症支氣管肺炎,X線胸片可見異常。

斑疹傷寒診斷鑒別

診斷:

1.流行病學資料應注意發病前4~20天內是否去過斑疹傷寒流行區,是否曾在戶外工作、露天野營或在灌木草叢中坐、臥等。同時,還應注意流行季節。當地斑疹傷寒的流行情況等。

2.臨床表現突然發病、畏寒或寒戰、高熱、食慾缺乏、顏面潮紅、淺表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斑丘疹,並可發現特徵性焦痂或潰瘍。對懷疑患斑疹傷寒的患者應十分注意尋找焦痂或潰瘍。它多位於腫大、壓痛的淋巴結附近。

鑒別診斷

1.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流行區亦常有鉤端螺旋體病存在。而且,兩者均多見於夏秋季節,均有發熱、眼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等,故應注意鑒別。鉤端螺旋體病常有腓腸肌痛,眼結膜下出血,早期出現腎損害,而無皮疹、焦痂或潰瘍。必要時可作血清學與病原學檢查,血清鉤端螺旋體凝集溶解試驗陽性。

2.斑疹傷寒多見於冬春季節及寒冷地區,有虱寄生史或被鼠蚤叮咬史,有發熱、斑丘疹,並有皮膚焦痂潰瘍以及淋巴結腫大。血清變形桿菌凝集反應時OX19為陽性,而OXK則為陰性。

3.傷寒發病前常有不潔食物進食史。起病緩慢,體溫逐漸升高,相對緩脈、表情淡漠、腹脹、便秘、右下腹壓痛、玫瑰疹常見。血液白細胞總數下降,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肥達反應可陽性,血液、骨髓培養可有傷寒桿菌生長。

4.敗血症常有原發性感染病灶。弛張熱型、不規則熱型常見。由革蘭陽性細菌所致者皮膚較常出現皮疹或花紋樣改變,由革蘭陰性細菌所致者則較常發生休克。血液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有核左移現象。外-斐反應陰性,血液、骨髓培養可有致病菌生長。

5.登革熱發病前曾在登革熱流行區居住或逗留,有日間被伊蚊叮咬史,多於夏秋季發病。頭痛、全身疼痛較顯著。較常同時出現斑丘疹和皮下出血點。血液白細胞總數和血小板常減少。可從病程短於3天患者的血清中分離出登革病毒。血清中抗登革病毒抗體陽性。

6.流行性出血熱高熱時頭痛、腰痛和眼眶痛較明顯,體溫下降時較常出現休克,皮下出血點、瘀斑常見,少尿或無尿常見。血液白細胞總數升高,異型淋巴細胞常超過10%,血小板明顯減少。血液尿素氮和肌酸酐水平隨著少尿或無尿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升高。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的特異性抗體陽性。

7.其他同時,亦應注意與流行性感冒、瘧疾、急性上呼吸道炎、惡性組織細胞病、淋巴瘤等作鑒別診斷。

斑疹傷寒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傳染科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 支持性治療

治療週期:1-3個月

治癒率:70%

常用藥品: 諾氟沙星膠囊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5000--20000元)


斑疹傷寒西醫治療

藥物治療

(1)大環內酯類:包括紅黴素(erythromycin)、羅紅黴素(roxithromycin)、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克拉黴素(克拉紅黴素)等,對斑疹傷寒有良好療效。紅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1.2g/d,兒童25~30mg/(kg/d),每天分3次或4次服用,或分2次或3次靜脈滴注。羅紅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300mg/d,兒童體重12~23kg者,100mg/d,24~40kg者,200mg/d,分2次口服,首次劑量可加倍。阿奇黴素,成人劑量為0.25g,1次/d,口服,首次劑量可加倍。克拉黴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500mg,2次/d,口服,退熱後可改為每次口服250mg。患者多於用藥後24h之內快速退熱,療程均為8~10天。明顯肝功能損害者不宜應用大環內酯類。

(2)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tetracycline)、多西環素(doxycycline)、米諾環素(minocycline)等,對斑疹傷寒亦有良好療效。四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2g/d,兒童25~40mg/(kg/d),分4次口服。多西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0.2g/d,兒童4mg/(kg/d),每日服藥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劑量可加倍。米諾環素的常用劑量為成人0.2g/d,兒童4mg/(kg/d),每日服藥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劑量可加倍。療程均為8~10天。8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四環素類。

(3)氯黴素:氯黴素(chloramphenicol)對斑疹傷寒有良好療效。常用劑量為成人2g/d,兒童25~40mg/(kg/d)。每日劑量可作靜脈滴注或分4次口服,患者多於用藥後24h之內快速退熱,退熱後劑量減半,繼續用7~10天,以免復發。因氯黴素有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性,故不宜作為斑疹傷寒的首選治療藥物。幼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氯黴素。

(4)奎諾酮類:包括氧氟沙星(ofloxacin)、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氟羅沙星(fler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依諾沙星(enoxacin)、司帕沙星(spara)等。較常用的是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成人劑量為0.2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環丙沙星成人劑量為0.25g/次,2次/d,口服,首日可加服1次。必要時可作靜脈滴注,療程均為8~10天。8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奎諾酮類。

在上述的四類抗菌藥物中,以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和氯黴素對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抑殺作用較強,患者多於用藥24h後體溫退至正常。應用奎諾酮類治療亦多可使患者的體溫於24~48h內降至正常。通常只需選用一種抗菌藥物,無需聯合應用治療。有資料顯示利福平(rifampicin)對斑疹傷寒亦有療效。

對斑疹傷寒患者越早診治,療效越好。然而,當斑疹傷寒患者的病程進入第2周後,臨床表現則顯著加重,出現多器官功能損害和明顯的出血傾向。當病程進人第3周後,除病情明顯加重外,抗菌藥物治療的療效亦較差,患者的體溫常需3~5天才能逐漸降至正常。

對兒童患者和妊娠患者,宜選用大環內酯類作病原治療,如阿奇黴素、羅紅黴素等。值得指出的是,青黴素類,如氨苄西林(ampicillin)等,頭孢菌素類,如頭孢他啶(ceftazidime)等,頭孢黴素類,如頭孢西丁(cefoxitin)等,碳青霉烯類,如亞胺培南(imipenem)等,單環β-內酰胺類,如氨曲南(aztreonam)等和氨基糖甘類,如阿米卡星(amikacin)等抗生素對斑疹傷寒無治療作用。因為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是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而這些抗生素很難進入細胞內發揮其作用,所以這些抗生素對斑疹傷寒無治療作用。少數患者可出現復發。復發時不再出現焦痂,應用與首次發病相同的抗菌藥物治療同樣有效。

其他治療

對症治療:典型和重型患者可出現多種併發症和合併症,應及時採取適當的對症治療措施,以提高治療效果。

預後:

若能及時診斷與治療,絕大部分患者預後良好。若有併發症則預後較差。病死率各地報告不一,在1%~50%之間。病死率除與斑疹傷寒立克次體的株間毒力強弱差異有關外,還與病程的長短有關。進入病程的第3~4周後,患者常出現明顯的多器官功能損害,患者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發生肺、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斑疹傷寒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斑疹傷寒護理

日常護理

注意適當休息,勿過勞掌握動靜結合,休息好,有利於疲勞的恢復;運動可以增強體力,增強抗病能力

飲食保健

推薦食物

1、飲食給以高熱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各種營養豐富的粥類、湯類等。

2、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水分,成人每日液體量應在3000ml以上,有心肌損害者酌減,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3、缺乏維生素A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感染,因此宜吃含有維生素A較多食物有蛋黃、動物肝臟等動物食品,含胡蘿蔔素較多的有黃紅色蔬菜,如南瓜、胡蘿蔔、西紅柿等,此外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E等也具有一定的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如馬鈴薯、杏仁、麥芽、燕麥等。

飲食禁忌

1.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蔥、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2.避免吃油炸、油膩的食物。如油條、奶油、黃油、巧克力等,這些食物有助濕增熱的作用,會增加白帶的分泌量,不利於病情的治療。

3.戒煙戒酒、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宜 1.宜吃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2.宜吃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食物;3.宜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鹿肉

鴨肝

雞腿

雞肉

忌 1.忌吃油膩難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燒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鹽高脂肪食物。

啤酒

白酒

鴨蛋

鴨血(白鴨)

宜 1.宜吃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2.宜吃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食物;3.宜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苦瓜排骨湯

花生排骨湯

哈密瓜百合湯

百合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