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外傷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耳外傷是由於耳廓暴露於頭顱兩側,容易遭外傷所致。常見的耳廓外傷有挫傷、切傷、咬傷、撕裂傷、凍傷和燒傷。 鼓膜外傷常見的原因是挖耳(火柴桿、髮夾和毛線針等)和外耳道壓力...

耳外傷

耳外傷病因

病因:

耳外傷是由於耳廓暴露於頭顱兩側,容易遭外傷所致。鼓膜外傷常見的原因是挖耳(火柴桿、髮夾和毛線針等)和外耳道壓力急劇變化(如炮震、高位跳水、打耳光等)。顳骨骨折多由車禍、墜跌、打擊顳枕部或戰傷等引起。

耳外傷預防

1、加強衛生宣教,禁用火柴桿、發卡等銳器挖耳。

2、取外耳道異物或耵聹時要細心、適度,避免傷及鼓膜。

3、耳廓撕裂傷易感染,且耳廓血供差,感染後難癒合,往往導致軟骨壞死、耳廓變形。故傷後應嚴格清創,縫合時勿穿過軟骨,以免軟骨感染壞死。鼓膜外傷切勿用滴耳劑滴耳,否則易將外耳道細菌帶入中耳引起中耳炎。顳骨骨折首先應注意有無合併危及病人生命的顱腦損傷。

耳外傷併發症 併發症 耳聾

會合併外耳道骨折感染,可發生嚴重耳聾。

耳外傷症狀 常見症狀 耳道劃傷 耳凍傷 耳鼓膜穿孔 耳孔處腫物 耳廓擦傷 耳廓耳道撕裂傷 耳流膿 挖耳出血

1.耳外傷包括挫傷、切割傷、撕裂傷、火器傷、爆震傷、燒傷和凍傷等。

2.耳廓挫傷有皮下瘀血、血腫,撕裂傷有皮膚撕裂,軟骨破碎,部分或完全切斷。早期傷口出血,局部疼痛。合併感染後出現急性化膿性軟骨膜表現。

3.外耳道外傷後皮膚腫脹、撕裂、出血,軟骨或骨部骨折可致外耳道狹窄。

4.中耳外傷有流血、耳聾、耳鳴、耳痛,偶有眩暈。鼓膜呈不規則穿孔,穿孔邊緣有血跡,有時可見聽小骨損傷脫位。

5.內耳外傷,輕者迷路震盪及爆震聾,主要表現為感音耳聾、耳鳴、眩暈、噁心、嘔吐、眼震及平衡障礙。嚴重者合併巖骨骨折,表現為耳內出血,如鼓膜未穿破,則鼓室內積血使鼓膜呈藍色,鼓膜破裂有腦脊液耳漏,流出淡紅色血液,或清亮液體。有時合併面癱。

6.耳外傷常合併顱腦外傷,頜面外傷等。應注意神志、呼吸、心跳、脈博、血壓、瞳孔,其他神經系統及顱頜面傷情、全身情況等。

耳外傷的檢查

耳外傷除做“A”項檢查外,應盡可能做聽力學檢查,顳骨骨折宜做CT檢查。

耳外傷診斷鑒別

1.有外傷史。

2.根據症狀和體征。應注意有無復合傷,如顳骨骨折、顱底骨折及腦脊液耳漏。

3.受傷後出現暈或聽力減退。

耳外傷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療方式: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治療週期:7--15天

治癒率:70--100%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3000元


耳外傷西醫治療

治療原則

1、耳廓挫傷後,24h內先行冷敷。血腫較大時,應在嚴密消毒下穿刺抽血,局部加壓包紮。撕裂傷應及早清創縫合。凍傷應保護耳廓,逐步復溫,重建血循環。燒傷的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防止粘連,盡量減輕癒合後的畸形。

2、鼓膜外傷後外耳道嚴禁沖洗和滴藥,禁止用力擤鼻,全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鼓膜穿孔如長期不癒合可修補。

3、3周後,如病情允許,可用顳肌筋膜修補。全身情況穩定或好轉後,如有手術適應徵,可行鼓室成形術或面神經手術。

用藥原則

耳外傷出現感染如細菌增減結果未出前抗感染治療宜聯合用藥。

耳外傷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耳外傷護理

日常護理

遇及爆破情況如炸山、打炮、放鞭炮等,可用棉花或手指塞耳,如戴防護耳塞效果更佳。

飲食保健

1、 飲食宜清淡,宜多食清涼之品,如新鮮蔬菜(蔬菜食品)、雪梨等,其中芥菜、芹菜、蕹菜、薺菜等瀉肝膽之火最好。

2、 可多用健脾補腎之品,如淮山、扁豆、苡米、黨參、杞子、杜仲、芡實、核桃、栗子、黑豆、豬羊腎、狗脊骨、甲魚等。

3、 忌食蔥、蒜、蝦、蟹,少食蛋類及其它引發毒邪的食物。

4、 不能過食肥膩、寒涼生冷之品。會合併外耳道骨折感染,可發生嚴重耳聾。

宜 1宜促進傷口癒合的食物; 2宜吃富含優質蛋白營養物質; 3宜吃膳食纖維類食物。

鹿肉

雞蛋

鴨肝

雞腿

忌 1忌吃油膩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吃刺激的飲料。

鴨蛋

鴨血(白鴨)

鴨肉

松子仁

宜 1宜促進傷口癒合的食物; 2宜吃富含優質蛋白營養物質; 3宜吃膳食纖維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