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硬化症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耳硬化症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疾病,病理上是由於骨迷路原發性局限性骨質吸收,而代以血管豐富的海綿狀骨質增生,故稱“硬化”。當侵犯卵園窗時,可引起鐙骨固定,失...

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病因

遺傳因素(40%):

近年許多學者認為,耳硬化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臨床流行病學調查提示,此病的發生與否並非取決於單純顯性遺傳和低表達基因,而主要同一個少見的具有多個基因成分的顯性大基因有關,基因表達受年齡、性別、激素等因素的影響有所不同。目前已知1個耳硬化症基因,定位在常染色體15q25-q26區段,用多點連鎖分析,連鎖值為3.4。進一步連鎖分析將其具體定位於遠中心粒點(FES)和近中心粒點(D15S657)之間,即,15號染色體長臂的一個14.5cm(centimorgan)片段可能包含耳硬化基因。

種族因素(20%):

耳硬化症的發病率與人種有很大關係,白種人發病率高,黑人發病率最低,黃種人介於兩者之間。發病年齡以中青年較多。

其他因素(30%):

迷路骨殼的營養障礙、內分泌的影響可能為本病發生的有關因素。

病理過程

病理組織學改變可累及骨迷路骨壁的骨外膜層、內生軟骨層和骨內膜層,病理過程主要有三個特徵:1骨質局灶性吸收與破壞:骨迷路微血管擴張,血管增多,破骨細胞活躍,骨質發生反覆局灶性破壞與吸收。2海綿樣骨組織形成:骨髓間隙擴大,骨質減少,形成海綿狀新骨。3骨質沉著與骨質硬化:血管間隙減少,骨質沉著,原纖維呈編織狀結構,形成骨質緻密、硬化的新骨。耳硬化症的病理過程並非依一定順序發展,上述3個主要特徵可在一個病灶內同時或反覆交替出現。

耳硬化症預防

1.年輕人不能過多、過長聽MP3等,過多使用耳機,也會引起聽力的慢性損傷。如果確實需要持續使用耳機,應每隔半小時適當休息一下。

2.應盡量避免給新生兒、兒童使用氨基糖甙類藥物(即鏈黴素、慶大黴素和卡那黴素等)。

3.有聾兒生育風險的夫婦,應接受遺傳指導和產前咨詢。

4.應預防耳外傷和感染。

5.應預防感冒。

6.應注意避免引起耳聾的可能誘因,比如:連續熬夜或覺得身心疲憊、精神緊張時,就應注意調整和休息。

7.慢性中耳炎應盡早治療,避免耳聾繼續發展。

 

耳硬化症併發症 併發症 鼓室硬化症

多數死因仍是嚴重疾病後衍生的併發症、如敗血症、吸入性肺炎、褥瘡等。只有少數病患因腦幹生命中樞發炎導致心血管、呼吸系統的影響而死亡。

耳硬化症症狀 常見症狀 耳聾 耳鳴 眩暈

1.耳聾:雙耳或單耳漸進性聽力下降是本病的主要症狀。

2.耳鳴:約20%-80%的病人伴有耳鳴。耳鳴多為低頻性、持續性或間歇性,後期可出現高頻性耳鳴。

3.韋氏誤聽現象:患者在一般環境中分辨語音困難,在嘈雜環境中聽辨能力反而提高,這種現象稱為韋氏誤聽。

4.眩暈:少數病人在頭部活動時出現短暫的輕度眩暈。

耳硬化症的檢查 展開

1.臨床檢查 外耳道多較寬大,鼓膜正常,活動良好。有時可在鼓膜後上象限透見鼓岬骨膜顯著充血而變紅的區域,此現象稱Schwartze征(Schwartze'ssign),為臨床耳硬化特徵之一。

2.聽力學檢查

(1)音叉試驗:Rinne試驗256Hz陰性、512Hz陽性提示早期聽力損傷,256Hz、512Hz均為陰性則表明聽力損害加重;Weber試驗偏向病側或耳聾較重側;Schwabach試驗骨導延長;Gelle試驗陰性可能提示鐙骨底板硬化固定,對本病診斷有較大意義。

(2)純音測聽:骨導聽力曲線可在1000Hz或2000Hz區呈“V”形下降,稱卡哈切跡(Carhart'snotch),提示鐙骨底板固定,亦為耳硬化症特徵之一。聽力曲線視鐙骨固定程度和病灶範圍而異,早期為傳導性聾,中期為混合性聾,晚期為混合性聾或感音神經性聾。

(3)聲導抗測試:鼓室曲線As型、正常、振幅降低或呈雙相曲線,鐙骨肌反射閾值提高或消失。

(4)耳聲發射檢查:DPOAE幅值降低或引不出反射。

(5)聽性腦幹反應測聽: I波、V波潛伏期延長或閾值提高。

3.影像學檢查 顳骨X線平片無中耳乳突病變,CT掃瞄及MRI可觀察到前庭窗、圓窗、骨迷路和內聽道壁的硬化灶。

耳硬化症診斷鑒別

診斷依據

1.病因不清。進行性聽力減退,伴耳鳴。多發生於青春期,先發於一側,懷孕期加重。可有韋氏誤聽,有輕度眩暈。常有家族史。

2.檢查:鼓膜較薄或正常,可以SchwArtze征(透紅征),咽鼓管通暢。

3.早期為傳音聾,聽力曲線以低頻下降為主,中期曲線平坦,骨導曲線有CArhArt切跡(Y切跡),晚期為混合性聾。Gelle氏試驗陰性。

4.聲阻抗測聽法顯示聲順降低,鼓定曲線呈As型,鐙骨肌反射消失。

5.乳突X線攝片顯示氣化良好,X線多軌跡斷層攝片可顯示骨迷路壁硬化源。

對主訴緩慢發生、逐漸加重的雙側不對稱傳導性聾或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感音神經性聾,伴低調耳鳴、威利斯聽覺倒錯和眩暈等症狀者,如有陽性家族史,應考慮耳硬化。

對病史、家族史、主要症狀、臨床體征與聽力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典型病例可確診。

鑒別診斷

鐙骨性耳硬化需與聽骨鏈中斷、先天性聽骨鏈固定或畸形、粘連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以及不伴鼓膜穿孔的鼓室硬化症等中耳病變鑒別。耳蝸性耳硬化需與聽神經瘤、梅尼埃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感音神經性聾鑒別。

耳硬化症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 康復治療

治療週期:2-4周

治癒率:75%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5000 -- 10000元)


耳硬化症西醫治療

治療原則

1、本病致病原因不明,治療目的只是恢復聽力,不能根治。

2、手術治療是提高聽力最有效的措施,鐙骨撼動術近期療效較好,但硬化源不能控制,遠期療效差,目前已很少使用。內耳開窗術也能提高聽力,但遠期效果差,有可能出現感音性聾。目前普遍採用的是鐙骨部分或全部切除,然後安裝人工鐙骨,手術在顯微鏡下進行,需要一定的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

3、不能手術者可配助聽器。

用藥原則

本病以手術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僅為手術後防治感染。

可分為手術療法、藥物防治和選配助聽器,應視病人具體情況酌定。

1、手術療法

(1)鐙骨手術:對固定的鐙骨進行直接處理,以求改善患者聽力,防止病情繼續發展。適用於氣導聽力損失30dB以上,氣骨導差距15dB以上的13~80歲的耳硬化症病人.手術方式包括鐙骨撼動術、鐙骨提高術、鐙骨全切除術、鐙骨部分切除術、CO2激光鐙骨部分切除術、人工鐙骨術。替代鐙骨的膺復物常用聚四氟乙烯、特氟隆活塞、硅膠、自體殘留鐙骨、同種聽骨等。覆蓋前庭窗常用顳肌筋膜、骨膜、軟骨膜、脂肪、自體靜脈和結締組織等。

(2)內耳開窗術:因一般開窗於外半規管,故也稱外半規管開窗術,即在外半規管開一小窗口,使聲波經此窗傳人內耳。適用於鐙骨手術有困難的患者如面神經畸形、鐙骨動脈殘留、前庭窗硬化灶過於廣泛等。

2、藥物防治 尚無對耳硬化症病灶有肯定治療與預防作用的藥物。但國內外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目前處於試用觀察階段的藥物有氟化鈉療法(氟化鈉腸衣片20mg.每日2次;同時口服葡萄糖酸鈣0.5,維生素D40萬單位,每日3次),硫酸軟骨素療法(硫酸軟骨素片600mg,每日2次)等,據報道對耳硬化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3、選配助聽器 不適於或不願接受手術、藥物治療者,可根據病人聽力損失情況酌情選配適宜的助聽器。

耳硬化症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耳硬化症護理 日常護理 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有規律地進行活動和鍛煉,避免勞累。  

飲食保健

越是經常攝入肉類食物,發病的概率就越高。魚類食物對疾病有正面作用。生物化學研究證明,所有引起自身免疫系統反應紊亂從而導致硬化疾病發生的蛋白質“信使物質”都由多鏈飽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組成。這些組成成分可以激發感染,而肉類,蛋黃,牛奶或是奶酪富含這些成分。蔬菜類食物卻不含這些物質。蔬菜油所含的γ-亞油酸和魚油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

所以,多吃魚和蔬菜,少吃肉類,可以減少花生四烯酸在人體內的生成,並同時減少炎性物質的生成。

宜 1.宜吃含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2.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3.宜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鹿肉

雞蛋

鴨肝

雞腿

忌 1.忌吃狗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2.忌吃熱燥性的食物;3.忌吃溫補性的食物。

鴨蛋

鴨血(白鴨)

鴨肉

松子仁

宜 1.宜吃含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2.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3.宜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蔬菜雜燴粥

雜糧粥

蕎麥粥

小麥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