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脫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腰椎滑脫是由於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勞損等原因造成相鄰椎體骨性連接異常而發生的,上位椎體與下位椎體部分或全部滑移。正常人的腰椎排列整齊,如果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其中一個腰椎...

腰椎滑脫

腰椎滑脫病因

創傷因素(20%):

急性外傷、後伸性外傷產生急性骨折可導致腰椎滑脫,這種情況多見於搬運重物、舉重、足球、體育訓練、外傷、磨損和撕裂。  

退變性因素(20%):  

由於長時間持續的下腰不穩或應力增加,使相應的小關節磨損,發生退行性改變,關節突變得水平,加之椎間盤退變、椎間不穩、前韌帶鬆弛,從而逐漸發生滑脫,但峽部仍然保持完整,又稱為假性滑脫,通常發生於 50 歲以後,這種滑脫通常伴有腰椎管狹窄,年輪骨科醫院專家分析說多需要手術治療。  

病理性骨折(15%):  

多由於全身或局部腫瘤或炎症病變,累及椎弓、峽部、關節突,使椎體後結構穩定性喪失,發生病理性滑脫。    

疲勞骨折或慢性勞損(15%):  

人體處於站立時,下腰椎負重較大,導致前移的分力作用於骨質相對薄弱的峽部,長期反覆作用可導致疲勞性骨折及慢性勞損損傷。  

先天性發育不良(10%):  

腰椎在發育時有椎體及椎弓骨化中心,每側椎弓有兩個骨化中心,其中一個發育為上關節突和椎弓根,另外一個發育為下關節突、椎板和棘突的一半,如果兩者之間沒有癒合,則會導致先天性峽部崩裂不連,引起腰椎滑脫。另外也可因骶骨上部或L5椎弓發育異常而產生滑脫,但這種情況下其峽部並無崩裂。

腰椎滑脫預防

1、加強腰背肌肉功能鍛煉

腰背肌肉的強勁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拮抗腰椎滑脫的趨勢。腰背肌肉的鍛煉可用下列兩種方法。其一是俯臥位,兩上肢呈外展狀、抬頭、抬胸、上肢離開床面,同時雙下肢亦伸直向後抬起呈飛燕狀。其二是仰臥位,兩膝屈曲,雙足踩於床面,吸氣時挺胸挺腰,使臀部離開床面,呼氣復原。

2、限制活動

減少腰部過度旋轉,蹲起等活動,減少腰部過度負重。這樣可減少腰椎小關節的過度勞損、退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退行性腰椎滑脫的發生。

3、減輕體重

尤其是減少腹部脂肪堆積。體重過重增加了腰椎的負擔及勞損,特別是腹部脂肪堆積,增加了腰椎在骶骨上向前滑脫的趨勢。

腰椎滑脫併發症 併發症 休克肺不張尿路感染

手術後圍手術期有可能出現休克、深靜脈栓塞,呼吸困難、肺部感染及肺不張,尿路感染,腹脹嘔吐等全身併發症。

腰椎滑脫症狀 常見症狀 大小便失禁 慢性腰痛伴下肢麻痛 下肢放射痛 下肢感應痛或放...

腰椎滑脫所引起的臨床症狀有很大的變異性,並非所有的滑脫都有臨床症狀,且不同的患者可能臨床症狀的表現及輕重均可不一。這除了與脊柱周圍結構的代償能力有關外,還取決於繼發損害的程度,如關節突增生、椎管狹窄、馬尾及神經根的受壓等。

主要症狀包括以下幾方面:

1.腰骶部疼痛:多表現為鈍痛,極少數病人可發生嚴重的尾骨疼痛。疼痛可在勞累後出現,或於一次扭傷之後持續存在。站立、彎腰時加重,臥床休息後減輕或消失。

2.坐骨神經受累:表現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這是由於峽部斷裂處的纖維結締組織或增生骨痂可壓迫神經根,滑脫時神經根受牽拉;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陽性。

3.間歇性跛行:若神經受壓或合併腰椎管狹窄則常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

4.馬尾神經受牽拉或受壓迫症狀:滑脫嚴重時,馬尾神經受累可出現下肢乏力、鞍區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症狀。

5.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後凸。滑脫較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軀幹縮短、走路時出現搖擺。

6.觸診 滑脫上一個棘突前移,腰後部有台階感,棘突壓痛。

腰椎滑脫的檢查

一、前後位X片

"不易顯示峽部病變。通過仔細觀察,可能發現在椎弓根陰影下有一密度減低的斜行或水平裂隙,多為雙側。明顯滑脫的患者,滑脫的椎體傾斜,下緣模糊不清。

二、側位X片

能清楚顯示椎弓崩裂形態。裂隙於椎弓根後下方,在上關節突與下關節突之間,邊緣常有硬化徵象。側位片可顯示腰椎滑脫徵象,並能測量滑脫分度。國內常用的是 Meyerding 分級,即將下位椎體上緣分為 4 等份,根據椎體相對下位椎 體向前滑移的程度分為 I-IV 度。

Ⅰ:指椎體向前滑動不超過椎體中部矢狀徑的 1/4 者。

Ⅱ :超過 1/4,但不超過 2/4 者。

Ⅲ :超過 2/4,但不超過 3/4 者。

Ⅳ :超過椎體矢狀徑的 3/4 者。

三、斜位X片

可清晰顯示峽部病變。在椎弓崩裂時,峽部可出現一帶狀裂隙,稱為蘇格蘭(Scotty)狗頸斷裂征。

四、動力位X片

可判斷滑移的活動性,對判斷有無腰椎不穩價值較高。腰椎不穩的X線診斷標準有過伸、過屈位片上向前或向後位移>3mm或終板角度變化>15°。

五、腰椎CT

腰椎滑脫的 CT 表現主要有:1雙邊征 2雙管征 3椎間盤變形 即出 現滑脫水平的纖維環變形,表現為前一椎體後下緣出現對稱的軟組織影,而下一 椎體後下緣無椎間盤組織。 4峽部裂隙出現在椎弓根下緣平面,走行方向不定,邊緣呈鋸齒狀。三維 CT 或矢狀面多幅重建可以明確椎間孔變化及滑脫程度。

六、腰椎磁共振

核磁共振檢查(MRI)可觀察腰椎神經根受壓情況及各椎間盤退變程度,有助於 確定減壓和融合範圍。

腰椎滑脫診斷鑒別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檢查可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

一、先天性滑脫

先天峽部發育不良,不能支持身體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二、峽部性滑脫

椎體前滑後部結構基本正常,由峽部異常導致的滑脫。分為兩型:a 峽部分離:峽部疲勞骨折;b 峽部僅僅拉長而沒有斷裂,仍保持連續性。

三、退行性滑脫

由椎間盤退變引起,多見於中老年人。

四、創傷後滑脫

嚴重急性損傷骨性鉤部區,伴椎弓根骨折。

五、病理性滑脫

繼發於全身性疾病,導致小關節面骨折或拉長。

六、醫源性滑脫

多見於外科手術治療後,由廣泛椎板及小關節切除減壓引起。

 

腰椎滑脫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外科 骨外科

治療方式: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支持治療

治療週期:3-6月

治癒率:90%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30000元


腰椎滑脫西醫治療

保守治療

I度以下的腰椎滑脫,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包括臥床休息、腰背肌鍛煉、戴腰圍或支具;可進行適當有氧運動以減輕體重;禁止進行增加腰部負重的活動,如提重物、彎腰等;此外還可結合物理治療如紅外、熱療;如有疼痛等症狀可口服消炎止痛藥如西樂葆、芬必得等對症治療。

手術治療

一、手術適應證包括:

1.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脫,出現頑固性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下腰痛症狀加重,通過正規的保守治療無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

2.伴發腰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管狹窄,出現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間歇性跛行,或出現馬尾神經受壓的症狀;

3.病程長,有逐漸加重趨勢;

4.Ⅲ度以上的嚴重腰椎滑脫。

二、手術方式:

1.神經減壓術 主要目的是充分讓神經根減壓,可通過單側或雙側椎板開窗減壓,如果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則必須附加脊柱融合術。而如果腰椎滑脫的症狀是由腰椎不穩引起,而不存在椎管狹窄的情況,則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減壓。

2.脊柱融合術 長期的穩定性有賴於堅強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為:椎間融合、後外側融合、椎體環周 360°融合等;按手術入路椎間融合又可分為前路椎間融合與後路椎間融合、經椎間孔椎間融合。目前以後路TLIF手術為主流手術,即經單側椎間孔椎間融合手術。

3. 腰椎滑脫復位術 目前主流觀點如果能夠復位盡量復位,因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經根的解剖位置。但不主張擴大手術強行完全解剖復位,因為長期形成的腰椎滑脫,其周圍結構發生了相應改變,具有對抗牽拉、維持滑脫的固有應力,強行復位不僅難以完全復位,而且會破壞已適應的解剖關係,易導致術後神經根緊張、神經牽拉損傷等併發症。

4.脊柱內固定術 主要包括堅強融合內固定。

5. 峽部關節直接修復術 即進行峽部重建或者峽部直接修補。方法有螺釘固定、椎板鉤等。適用於年輕患者。

腰椎融合手術雖然經過幾十年、幾百萬病例的成功考驗,但仍然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手術,對外科醫生的手術技巧要求很高。常常在門診遇見被實施了不恰當的手術而導致症狀反而比手術之前加重的患者。"

三、術後指導

行融合內固定手術治療後的患者術後三天就可佩戴支具起床活動,但應避免過早劇烈體力勞動, 一般術後六周即可開車,三個月後可以騎車、 洗衣等輕體力活動,但避免挑擔、扛物等重體力活動。患者需繼續堅持腰背肌功能鍛煉,根據自己的體力在原有鍛煉的基礎上,增加鍛煉的強度,做到持之以恆。門診隨訪,以檢查植骨融合復位及內固定物情況。   戒煙極為重要,可以飲一些紅酒。

腰椎滑脫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腰椎滑脫護理

一、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病人病情較重,病程長,易出現焦慮、悲觀情緒,對手術持懷疑態度,擔心術後肢體康復程度,勞動能力是否喪失,針對病人不同的心理特點,給病人以關心、理解和安慰,使之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向病人介紹同病區相同疾病好轉的例子,告訴病人術後可達到良好的功能恢復,無併發症,不影響以後的日常生活、工作等,使病人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療和護理。

2、做好各項輔助檢查:20例術前均施行下腰椎(L3~S1)椎管CT掃瞄,其中15例行脊髓造影CT(CTM)掃瞄,造影前遵醫囑進行常規碘過敏試驗。造影后回病房給予半臥位或頭高位臥床休息,必要時遵醫囑肌內注射安定5~10mg,以免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不適等。本組1例女病人造影后引起頭痛、噁心、嘔吐,與體位不當有關,經頭高位臥床休息後好轉。

二、術後護理

1、體位護理:一般臥床3~4周,術後初次翻身在麻醉消失後3~5 h進行,防止過早翻身引起傷口活動性出血;在此之前護士應注意按摩骶尾部及其它受壓部位皮膚,防止褥瘡。視病人體質1~2 h按摩1次,每次5~10 min。翻身時由護士協助病人,一手置病人肩部,一手置髂脊部,兩手同時用力,作滾筒式翻身,動作應穩而准,避免脊柱過度扭曲造成術後傷口出血,一般平臥2~3 h,側臥15~30 min。

2、觀察雙下肢感覺運動功能:麻醉消失後以鈍形針尖如回形針尖輕觸病人雙下肢或趾尖皮膚,觀察有否知覺或痛覺,本組沒有發生肢體感覺喪失。術中因神經牽拉,可致術後神經根水腫,出現肢體酸脹不適等症狀,嚴重者可給予地塞米松10~2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以減輕神經根水腫,減輕症狀。同時,協助病人主動或被動訓練足趾,3次/d,每次3~5 min。

3、 床上活動:術後第2天練習直腿抬高。病人平臥位,膝關節伸直,腳上舉,幅度適當,逐漸增加直腿抬高度數,先單腿,後雙腿,3次/d,每次3~5拍(每抬起1次為1拍),以後每天每次增加1拍,其目的是防止術後神經根粘連及雙下肢肌肉萎縮。手術後1周進行腰背肌鍛煉,方法為俯臥位抬頭,動作不宜過度,1次/d,每次3拍;平臥位時進行配合直腿抬高練習。手術3周時在床上坐起,適當活動,如擴胸運動等;也可俯臥位,頭及雙下肢同時離床上抬數次,各項活動交替,有計劃、有步驟進行。同時觀察病人一般情況,不可疲勞過度。

4、 併發症護理:術後主要併發症為尿瀦留,為病人不習慣床上小便而致。因此,術前2 d指導病人練習用便盆臥床小便。本組發生1例,經按摩和熱敷下腹部及做解釋工作後小便自解。

三、康復期功能鍛煉

術後第5周病人帶腰圍下地不負重行走,活動量以自己能承受為準,量力而行,不可太疲勞,循序漸進。同時腰部固定要牢固,腰圍3個月後解除。康復期鍛煉是以增強腰部動力性穩定結構的穩定為目的進行,因骨性穩定結構破壞少,康復期病人可利用機械器具如啞鈴、健身器、助跑器等配合各種功能鍛煉,但康復護理中注意不要讓病人施行暴力,特別是腰部,定期複查、及時接受康復指導,直至骨性癒合。

腰椎滑脫患者平時多食含有鈣、蛋白質、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等食物,能達到增強腰椎骨骼的強度、提高肌肉的力量,從而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的緩解。

鈣不僅是骨的主要成分,還具有精神安定的作用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日常生活中含鈣量多的食物有:魚、奶及奶製品、芝麻、濃綠蔬菜、海藻類。含維生素B多的食物有粗米、精米、大豆、花生等。

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質多的食物有豬肉、雞肉、牛肉、肝臟、魚類、雞蛋、豆類及其豆製品等。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同樣能緩解腰椎滑脫的疼痛的症狀。日常生活中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鱔魚、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

維生素C能增強腰椎椎間盤的纖維環的強度,多食維生素C也能達到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的效果。維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有紅薯、馬鈴薯、油菜花、青椒、捲心菜、芹菜、草莓、甜柿子、檸檬、橘子等。

腰椎滑脫患者注意以上的飲食注意事項外,還能控制總熱量,避免體重過胖,戒煙、戒酒。多注意以上的注意事項,不僅能有效的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症狀的緩解,還能預防腰椎滑脫的發生與復發。

宜 1.宜吃鈣質豐富的食物; 2.宜吃膠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

薇菜

鵝肉

芝麻

白果(干)

忌 1.忌吃碳酸型的食物; 2.忌吃寒涼性的食物; 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油炸食物。

干醃菜

鴨蛋

鴨血(白鴨)

鴨肉

宜 1.宜吃鈣質豐富的食物; 2.宜吃膠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

羅漢果金銀菜柿餅湯

雙菇番茄黃瓜紫菜湯

紫菜芙蓉湯

青菜飯

什菜面

冬菇椰菜豆腐粉絲湯

菠菜豆腐湯

雪菜肉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