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病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血管病又稱周圍血管病,臨床上將心腦血管病以外的血管疾病統稱為周圍血管病,包括動脈、靜脈及淋巴三個系統的疾病。一般常見的血管病有靜脈炎、脈管炎、靜脈曲張、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雷...

血管病

血管病病因

1、先天原因:患者的瓣膜可能天生有一些小問題,加上後天壓力,便形成了靜脈曲張。

2、藥物刺激:靜脈輸入強刺激性、高濃度藥物或使用時間較長,損傷靜脈內皮細胞,淺表靜脈曲張、血液淤滯。

3、其他不良刺激因素:肥胖、吸煙、外傷造成靜脈內皮損傷、細菌感染等。靜脈血管內膜損傷後,形成血栓,迅速導致整條淺靜脈壁的炎症反應,甚至累及靜脈周圍組織,並有滲出液,局部表現有疼痛,腫脹和壓痛的索狀硬條或串珠狀硬結,全身反應不明顯。

血管病預防

1、首先要防寒保暖,尤其是四肢。

2、飲食、起居,要有規律。少吃或不吃粘性食物,如黍米面、年糕、芝麻糖之類。

3、應戒除煙酒,避免情緒波動,防止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

4、日常膳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5、應參加適當的健身鍛煉。特別重要的是,發現初期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並積極治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血管病併發症 併發症 靜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

1、水腫:水腫症狀不甚明顯,在晚間加重,有脹痛感。

2、皮膚色素沉著:長期的靜脈高壓導致小腿部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出後破裂,鐵紅素在皮下沉積,使得皮膚變黑,從點狀到片狀發展。

3、出血:曲張靜脈患者皮膚十分脆弱,很容易出現曲張靜脈的破裂從而引起大出血。

4、潰瘍:靜脈曲張最常見的後果是靜脈曲張引起皮膚營養改變導致潰瘍的發生,這種潰瘍可以經久不愈,局部惡臭流膿,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

5、靜脈血栓形成:部分病人可以在曲張的淺靜脈內形成血栓,表現為局部紅腫痛,硬塊形成,疼痛影響行走。如果不及時治療,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過交通靜脈蔓延到深靜脈,造成深靜脈血栓,有肺栓塞危及生命的風險。

血管病症狀 常見症狀 肌肉萎縮 皮膚觸痛 皮膚壞死 皮膚濕冷 腿前內側出現感覺異常 肢端潰瘍 肢體局部的皮膚... 肢體疼痛 壞疽 大腿毛細血管明顯

靜脈炎:(全稱血栓性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的急性無菌性炎症,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少數病人可有發熱、白細胞總數增高等,患者常常陳訴疼痛腫脹。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臥等,較常見的是外科手術後引發本病。

靜脈曲張:若為單純性下肢淺靜脈曲張,一般臨床症狀較輕,進展較慢,多表現為單純曲張,少數情況可有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潰瘍等情況;若為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靜脈回流受阻情況,則病情相對較重,小腿站立時有沉重感,易疲勞,甚至下肢的腫脹及脹破性疼痛,後期則發生皮膚營養性變化,脫屑、萎縮、色素沉著、濕疹潰瘍的形成。

脈管炎:即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少見的慢性復發性中、小動脈和靜脈的節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見。表現為患肢缺血、疼痛、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和遊走性表淺靜脈炎,嚴重者有肢端潰瘍和壞死。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一般見於中老年人,早期可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微不適,如畏寒、發涼等。之後逐漸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這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特徵性症狀。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患肢疲勞、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時間;休息後症狀可完全緩解,再次行走後症狀復現,每次行走的距離、休息的時間一般較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與血管病變的位置存在相關性。病變進一步發展,則出現靜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時就存在肢端疼痛,平臥及夜間休息時容易發生。最終肢體可出現潰瘍、壞疽,多由輕微的肢端損傷誘發。

雷諾綜合征: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引起發作性的手指(足趾)蒼白、發紫然後變為潮紅的一組綜合征。沒有特別原因者稱為特發性雷諾綜合征;繼發於其他疾病者,則稱為繼發性雷諾綜合征。

血管病的檢查 展開

1、靜脈壓測定:患肢靜脈壓升高,提示側壓處近心端靜脈有阻塞;

2、超聲:二維超聲顯像可直接好轉見到結論大靜脈內的血栓,配合Doppler測算靜脈內血流速度經驗,並觀察得呼吸和壓迫動作的正常領導反應是否存在,此種檢查對近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下個月診斷陽性率可達95%;對遠端者服務診斷敏感性僅為50%-70%,但特異性可達95%;

3、放射性核素健康檢查:125I纖蛋白原掃瞄偶用於本病的兒童診斷,與超聲波檢查相反,本檢查對腓腸肌內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出率可高達90%,而對近端深靜脈血栓診斷已經的特異性較差為人,本檢查的主要缺點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後需要滯後48-72小時才能顯示效果。

4、阻抗容積描記法(IPG)和靜脈血流描記法(PRG):前者應用皮膚電極,後者採用充氣袖帶測量在生理變化條件下靜脈容積的改變,靜脈阻塞時,隨呼吸和袖帶充,放氣而引起伏的容積波幅度小,這種試驗對近端深靜脈雪山形成水平診斷的陽性率可達90%,對遠端者診斷敏感性多虧明顯降低。

5、深靜脈造影

從足部淺靜脈內注入造影劑,在近心端使用壓脈帶,很容易使造影劑直接開始進入到深靜脈系統,如果出現靜脈充盈缺損,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診斷咨詢。淺靜脈血栓形成大德診斷較容易,局部出院症狀體征較明顯。

血管病診斷鑒別

根據病史、局部的表現、明顯的形態特徵、相關血液學陽性指標及準確的影像學結果可診斷屬於哪一種血管病。要注意根據疾病的特點來互相鑒別。

血管病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外科 普外科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治療週期:根據不同血管疾病,治療週期不同

治癒率:根據不同血管疾病,治癒率不同

常用藥品: 長春胺緩釋膠囊 尼莫地平片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根據不同血管疾病,治療費用不同


血管病西醫治療

靜脈炎治療:

1、一般治療

去除導致靜脈炎的病因,如靜脈導管等。如合併細菌感染,可酌情予以抗生素。下肢病變在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同時可加用醫用彈力襪,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局部可採用熱敷、物理治療等促進炎症吸收,止痛。

2、藥物治療

外用類肝素軟膏、抗炎藥物軟膏,內服促進靜脈回流等活血化瘀藥物。對於位於大腿根部及膝關節周圍的病變,需要採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療。對合併細菌感染者,需根據感染細菌類型對應使用抗生素。

3、手術治療

局部血栓性靜脈炎可在炎症期消退後,如仍有條索狀硬物伴疼痛,可考慮手術切除。如下肢靜脈曲張合併血栓形成淺靜脈炎,可於炎症消退後行手術治療。

靜脈曲張治療:

下肢靜脈曲張有穿彈力襪、注射硬化劑、手術剝除等治療方法,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可作瓣膜修復手術和腔鏡下交通支結紮術等。下肢靜脈曲張也可能提示其他疾病存在,需積極治療原發病;若深靜脈回流不暢,則手術處理淺靜脈更應謹慎。

脈管炎治療:

1、藥物治療

(1)右旋糖酐-40 用分子量為5000~20000的右旋糖酐靜脈滴注。長期應用有出血的可能,對急性發展期和潰瘍壞疽伴有繼發感染時不宜應用。

(2)血管擴張劑 可應用鹽酸妥拉蘇林、煙酸、鹽酸苯苄胺等。

(3)抗生素 有局部和全身感染時,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4)糖皮質激素 對病情急性期可考慮應用,每日口服潑尼松或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

(5)止痛藥 疼痛明顯者可選用各種止痛藥,或用普魯卡因穴位注射、靜脈封閉或股動脈周圍封閉,甚至可行腰交感神經節阻滯或硬脊膜外麻醉等。

(6)局部治療 對干性壞疽無菌包紮防止感染,對潰瘍可外用康復新換藥。

2、手術治療

經非手術方法治療無效者,可行腰交感神經切除術、大隱靜脈移植轉流術或動脈血栓內膜剝離術。當肢端壞死邊界局限後,在無菌情況下擴創,將壞死組織清除。對已形成指(趾)端壞疽者,要考慮截指(趾)術。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治療:

1、一般治療

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應整體看待和治療,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嚴格戒煙等,並積極診治可能伴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在醫生指導下加強鍛煉,促進側支循環形成;並注意足部護理,避免皮膚破損、燙傷等。針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藥物治療,主要用於早、中期患者,或作為手術及介入治療的輔助。常用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擴張及促進側支循環形成的藥物,如西洛他唑、安步樂克及前列腺素類藥物等。

2、手術治療

目的是重建動脈血流通道,改善肢體血供。手術指征包括:重度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潰瘍或壞疽。手術方案的選擇應綜合考慮血管病變的部位、範圍、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等。

(1)動脈旁路術 應用人工血管或自體大隱靜脈,於閉塞血管近、遠端正常血管之間建立旁路,分解剖內旁路與解剖外旁路。解剖內旁路按照原正常的動脈血流方向構建,符合人體的正常生理結構,為首選的方法;解剖外旁路適用於不能耐受手術,以及解剖內旁路走行區存在感染的患者。

(2)動脈內膜剝脫術 適用於短段主、髂狹窄或閉塞的患者,由於腔內治療技術的發展,目前已較少應用,多作為動脈旁路術的輔助,以利構建良好的吻合口。

(3)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支架植入術 為微創治療方法,手術風險低,恢復快。該方法經動脈穿刺,輸送球囊導管至動脈狹窄或閉塞的部位,擴張、重建動脈管腔,結合血管腔內支架的使用,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以往該技術僅應用於短段病變,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對於長段閉塞性病變也可成功開通。目前是首選的一線治療。

雷諾氏病治療:

1、一般治療

避免暴露於寒冷環境,注意肢體遠端保暖。戒煙。

2、藥物治療

(1)鈣離子拮抗劑 硝苯地平、硫氮卓酮。

(2)利血平。

(3)α受體拮抗劑 哌唑秦等。

3、手術治療

對藥物無反應者可考慮交感神經切除術,但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血管病中醫治療

詳細中醫療法參考具體疾病。

血管病護理

1、避免患肢受壓:緊身的衣物,盤腿或雙腿在膝部交叉坐位,胭窩下墊東西以等,都能壓迫血管,影響動脈供血,應盡量避免。

2、注意保暖: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和直接接觸冷物品等均可引起動脈收縮或痙攣。應保持居室溫濕度適宜,避免直接接觸冷水。寒冷季節外出應注意保暖,保暖時間應提前正常人半個月或一個月。避免肢體露在外面,衣褲及鞋襪要寬鬆、柔軟。

3、保護患肢免受損傷: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肢,可能受輕微刺激即能發生經久不愈的潰瘍,因此,應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已出現水泡、潰瘍或壞疽者,應保持局部清潔,採用正確治療方法積極治療。嚴重供血不足的患肢避免用熱水洗浴,以免增加組織代謝,加重組織缺氧,使病情更快發展,症狀加重。

1、應盡量避免外傷和末梢組織受壓。要堅持在無障礙物的平地上練習行走。勿在擁擠的人群中穿行;穿寬鬆舒適的鞋,不穿高跟鞋,穿鞋以不擠壓腳趾為度。穿鞋前應先檢查鞋內有無異物,不要光腳行走,夜間可穿保護性襪子。夏季防止蚊蟲叮咬,皮膚瘙癢時,可用止癢劑,切勿用手抓撓。

2、修剪指甲,應先將趾(指)甲在溫水中泡軟,在光線良好的情況下,用指甲刀將趾(指)甲剪平,畸形變厚或糖尿病患者更應小心修剪。洗腳以溫水(32℃左右)為適宜,以防燙傷。也不能用熱水袋或電熱褥等直接接觸患肢病變局部;注意保暖,不要把病變局部暴露在冷空氣中,更不要用冷水洗手、洗腳或在冷水中游泳。

宜 1、宜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2、宜吃富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纖維類食物。

雞心

鵝肉

南瓜子仁

花生

忌 1、忌吃腥發的食物:如羊肉、鰱魚、鯉魚; 2、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螺絲肉、豆芽; 3、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肥肉、豬油、羊油。

啤酒

黃酒

鴨蛋

鴨肉

宜 1、宜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2、宜吃富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纖維類食物。

炒胡蘿蔔

白菜包子

白菜小米卷

花生豆奶

花生芝麻糊

黃瓜拌綠豆芽

清炒綠豆芽

小米素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