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關節疼痛主要是由於關節炎或關節病引起。關節疼痛牽涉範圍非常廣泛並且種類繁多,因此關節疼痛的鑒別診斷至關重要。關節痛在中醫病症中屬於肢節痛、肢節腫痛、痺證、痛風等病症範疇。另關...

關節疼痛

關節疼痛病因

1.關節周圍韌帶損傷膝關節韌帶在膝關節微屈時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如果此時突然受到外力導致外翻或內翻,則有可能引起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患者會有明確的外傷史,膝關節疼痛、腫脹、瘀斑、活動受限。

2.軟骨損傷主要是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當膝關節微屈時,如果突然過度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踢足球運動中,彎小腿轉身踢球的動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損傷會有明顯的膝部撕裂感,隨即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3.關節滑膜炎由於外傷或過度勞損等因素損傷關節滑膜後會產生大量積液,使關節內壓力增高,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壓痛,並有摩擦發澀的聲響。比如膝關節主動極度伸直時,特別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運動時,髕骨下部疼痛會加劇。在被動極度屈曲時,疼痛也會明顯加重。

4.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和牛皮癬,也會侵犯關節出現腫痛,這要靠血液化驗協助診斷。

5.兒童生長痛此類患者主要是處於生長期的兒童,男孩多見。疼痛部位常見於膝關節、髖關節等。這種情況是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由於處於生長階段的兒童骨骼生長相對較快,骨膜和局部肌肉生長發育不協調,從而引起不適,出現關節疼痛。也有人認為,這種疼痛是由低毒性感染引起的。

6.外傷性關節痛由於某種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膝、踝等部位的關節在沒有發生骨折等嚴重的情況下出現外傷(如軟組織損傷、骨折脫位等)而引起關節疼痛。

7.化膿性關節炎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史或局部外傷的病史,疼痛的關節可以有腫脹,部位深在也可能不明顯,但都有體溫升高、關節疼痛、不能活動、血象升高等現象。

8.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的發病年齡大多在40歲以後。關節疼痛早晨較重,白天和夜晚趨輕。關節部位的骨質增生和骨刺摩擦周圍的組織,可引起關節的疼痛。

9.骨質疏鬆症老年婦女全身多個關節疼痛,感到特別無力,不能負重行走,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患了骨質疏鬆症。

10.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於20~45歲的女性。風濕性關節炎往往是遊走性的疼痛(疼痛的位置不確定),疼痛、腫脹、僵硬多發生在手腕部位,並且關節的敏感與腫脹、疼痛同時發生,對稱發病(如雙手腕、雙膝蓋)。

11.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疼痛常見於拇指及第一跖趾關節(腳拇指外側)。主要是由於食用海鮮和飲酒進而誘發的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在急性期,患者局部紅腫、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在慢性期,患者可有疼痛、關節變形等表現。

12.勞損引起的疼痛由於關節部位活動量相對較大,導致關節周圍的肌肉等軟組織出現勞損,進而引起疼痛,常見的有肩周炎、網球肘等。

13.腫瘤引發的疼痛關節局部出現腫瘤也是造成關節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多見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老人。如果出現關節腫痛,疼痛感晚間比白天嚴重,服用止痛藥物無效,又沒有合理原因可以解釋,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排除關節腫瘤。

關節疼痛預防

關節疼痛是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主要症狀,也是令病人痛苦的症狀之一,出現了關節疼痛之後,患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護:

(1)關節制動:急性期應將關節置於休息體位,減少運動。

(2)局部按摩:關節疼痛有所減輕後,可自行關節周圍的按摩。

(3)關節體操練習:針對各個不同的關節練習不同的關節體操,每次30分鐘,每天2—3次。

(4)關節藥熏:配製藥物進行關節熏洗,水溫應保持在50℃左右,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5)關節溫水浴:可將患病關節或整個肢體置於溫水中浸泡20分鐘左右,每日1次。

(6)關節保健灸:選取患部周圍常用的穴位2—3個,用艾條進行保健灸,一般每日1次,1次20分鐘。

關節疼痛併發症 併發症 肺炎老年人泌尿系統感染

(1)肺炎:由於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細菌感染,患者常合併肺炎。

(2)泌尿系統感染: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後,常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3)柯興氏綜合征:患者若用激素時間過長,常因體內腎上腺皮質功能受到抑制而並發柯興氏綜合征,常見症狀主要有滿月臉,水牛背,體重增加等。

(4)口腔潰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劑之後常出現口腔潰瘍,此外還可出現噁心嘔吐,厭食,皮疹,味覺消失等不良反應。

(5)傳染病:患者由於患此病的時間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當社會上流行某些傳染病時,比正常人更易受到傳染。

關節疼痛症狀 常見症狀 不明原因發熱 持續性疼痛 關節疼痛 手背部皮膚發紅腫脹 雙足紅腫熱痛

一.反應性關節炎

1.一般症狀:常見的全身症狀有疲乏、全身不適、肌痛及低熱。少數患者可有中度發熱。

2.關節症狀:反應性關節炎的主要表現為關節受累,其程度輕重不一。輕者可僅感關節疼痛,重者則出現明顯的多關節炎,甚至活動受限。典型的表現為漸進性加重的非對稱性單關節或少關節炎,以下肢關節受累最為常見,如膝、踝和髖關節。肩、肘、腕及手足小關節也可受累。出現關節局部紅腫、疼痛、皮溫增高,或伴有皮膚紅斑。足小關節的臘腸趾比較常見。在部分患者,可出現下腰背及骶髂關節疼痛。

3.肌腱端炎:肌腱端炎是反應性關節炎的常見症狀之一。表現為肌腱在骨骼附著點局部的疼痛及壓痛。以跟腱、足底肌腱、髕腱附著點及脊柱旁最易受累。重症患者可因局部疼痛使活動受限或出現肌肉失用性萎縮。

4.皮膚黏膜:皮膚黏膜病變在反應性關節炎比較常見。最具特徵性的表現為手掌及足底的皮膚溢膿性角化症。這種皮膚損害以及在部分患者出現的指甲粗糙、增厚等可類似於銀屑病的皮膚表現。主要見於淋球菌感染等性交後反應性關節炎,其他類型的反應性關節炎則很少出現,其原因尚不清楚。

部分反應性關節炎患者可出現漩渦狀龜頭炎、膀胱炎及前列腺炎,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及血尿等相應症狀和體征。在女性患者尚可有宮頸炎及輸卵管炎。

結節性紅斑僅見於部分患者,以耶爾森菌感染者為主。臨床研究發現,HLA-B27的表達可能與結節性紅斑的發生無關。

口腔潰瘍是反應性關節炎的另一常見表現,多為淺表無痛性小潰瘍,可發生於顎部、舌緣、口唇及頰黏膜。

5.腸道病變:腸道感染為反應性關節炎的誘發因素之一。患者於發病前數天至數周可有腹瀉史,部分病例在出現關節炎時仍有腸道症狀。腸鏡檢查可見腸黏膜充血、糜爛或類似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樣外觀。此期患者的便培養多無細菌生長。

6.泌尿道表現:患者可有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的症狀,且多發生於關節炎之前。但是,許多患者可無明顯自覺症狀。

7.眼損害:眼損害在反應性關節炎常見。而且,可以是本病的首發症狀。患者可出現結膜炎、鞏膜炎、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此外,可有內眼炎如虹膜炎及虹膜睫狀體炎。因此,可表現有畏光、流淚、眼痛、內眼受累則可視力下降。出現眼損害的患者應常規行眼科檢查,並予以相應的局部治療,如可的松滴眼液點眼、散瞳等,以免出現永久性眼損害。

8.內臟受累:反應性關節炎偶可引起心臟傳導阻滯,主動脈關閉不全,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及滲出性胸膜炎。曾有反應性關節炎患者出現心臟傳導阻滯,並安裝心臟起搏器的個案報道。個別患者可在病程中出現蛋白尿及鏡下血尿。但一般無嚴重腎損害。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

1.疼痛:本病早期即有關節局部痛感,尤其是在活動期,並伴有觸痛及壓痛,此為最早出現、也是患者最敏感的體征。

2.僵硬:受累關節僵硬,尤其在晨起開始活動時最為明顯,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將會逐漸有所改善。

3.腫脹:受累關節周圍軟組織呈瀰漫性腫脹,且表面溫度略高於正常關節。

4.畸形:後期病例一般均出現掌指關節屈曲及尺偏畸形;如發生在足趾,則呈現爪狀趾畸形外觀。

5.皮下結節:30%~40%的患者可出現皮下結節,此有助於對本病的診斷。可對皮下結節做病理檢查而協助診斷。

6.體溫升高:急性期的某些患者可出現發熱,多為38℃以下的低熱。

三.肩周炎

頸肩持續疼痛,患側上肢抬高、旋轉、前後擺動受限,遇風遇冷感覺有沉重隱痛。

四.關節脫位

(1)有明顯外傷史。

(2)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與腫脹,畸形,彈性固定及關節盂空虛, 以及由此所導致的功能障礙。

(3)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無骨折及移位。

五.痛風性關節炎

中年男性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起病急驟,可在夜間痛醒。常先侵犯1個關節,大多見於第1跖趾關節,其次是足背、足跟及踝關節。關節局部腫脹,皮膚暗紅,壓痛明顯,不敢活動。急性發作期間可有發熱(38~39℃)、頭痛、心悸及厭食等全身反應。急性發作後1周左右,症狀逐漸消失,關節亦可恢復正常。

本病的間歇期可持續數月或數年,但隨著病情加重,間歇期可越來越短,可在耳輪、耳垂、關節皮下出現玉米粒大的痛風石。可因酗酒、暴食、過勞或精神緊張而誘發,部分患者可轉為慢性,嚴重者關節因破壞而強直。

六.化膿性關節炎

1.全身症狀: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病、畏寒、寒戰、高熱、週身不適、食慾減退等全身毒血症症狀,血行性感染者可有原發病灶的相應症狀和體征,但有時原發病灶並不明確。直接污染引起的關節感染者,一般都有關節損傷,關節穿刺或關節手術病史。周圍感染延及關節者,有關節周圍組織感染的病變過程。

2.局部症狀:一般為單關節發病,負重關節易受累及,尤以髖、膝關節多見,其次為踝、肘、腕、肩關節。手足小關節罕見。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受累關節劇烈疼痛,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多呈半屈曲被動體位。拒絕觸動。如果是嬰兒患者甚至出現患兒畏懼醫生觸動和走近床邊。表淺關節發病時有紅、腫、熱、壓痛。深在關節受累時可有腫脹,但紅、熱不明顯。

3.不典型表現:嬰幼兒、老年衰弱患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治療患者,發生關節化膿性感染時,全身和局部症狀可不顯著,但關節的損害卻不因此而稍輕。已有病變的關節並發化膿性感染時,化膿性炎症症狀,可與原有的關節病變所引起的腫脹、疼痛、運動障礙等症狀相混淆。骶髂關節等較深在的關節感染時,臨床症狀易被掩蓋。在遇到上述不典型的化膿性關節炎時,要注意辨別化膿性感染所帶來的細微變化,通過詳盡檢查,爭取及早做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而導致嚴重的關節破壞和運動的喪失。

關節疼痛的檢查

抗鏈O即抗鏈球菌溶血素O,是人體被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血清中出現的一種抗體,80%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杭鏈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復後,這種抗體可逐漸下降。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除抗鏈O增高外,實驗室檢查還可發現如下異常: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升高,多在l0×109/升(即10000/立方毫米)以上,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明顯上升,高達80一90%,有的出現核左移現象。

(2)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血沉和C—反應蛋白通常是各種炎症的指標,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達90毫米/小時以上;C—反應蛋白也在30毫克/升(30微克/毫升)以上,急性期過後(約1—2月)漸漸恢復正常。

(3)關節液檢查,常為滲出液,輕者白細胞計數可接近正常,重者可達80×l09/升(80000/立方毫米)以上,多數為中性粒細胞,細菌培養陰性。

(4)類風濕因子和抗核抗體均為陰性。

關節疼痛診斷鑒別

1,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多發性對稱性指掌等小關節炎和脊柱炎。

2,膿毒血症引起的遷徙性關節炎,常有原法感染的徵候,血液及骨髓培養呈陽性,且關節內滲出液有化膿趨勢,並可找到病原菌。

3,結核性關節炎,多為單個關節受累,好發於經常活動手摩擦或負重的關節。

4,結核感染過敏性關節炎。

5,淋巴瘤和肉芽腫。

6,萊姆關節炎,此病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

關節疼痛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外科 骨外科

常用藥品: 阿司匹林腸溶膠囊 阿司匹林片

治療費用:


一.反應性關節炎

1.一般治療:反應性關節炎患者應適當休息,減少受累關節的活動,但又不應當完全制動,以避免失用性肌肉萎縮。外用消炎鎮痛乳劑及溶液等對緩解關節腫痛有一定作用。

2.非類固醇抗炎藥: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為反應性關節炎的首選藥物。根據關節炎的程度不同,可選擇性給予雙氯芬酸25~50mg,3次/d,或萘丁美酮(瑞力芬)1.0g,1次/d,或羅非昔布25mg,1次/d,或塞來昔布(西樂葆)100mg,2次/d。其他NSAIDs如美洛昔康(莫比可)、舒林酸(奇諾力)、布洛芬(芬必得)等也可選用。但是,用藥過程中應定期複查血常規及肝轉氨酶,避免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

3.糖皮質激素:一般不主張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治療反應性關節炎。國外應用激素的適應證相對較松,但是,國內掌握較嚴的傾向可能更為恰當。關節炎本身不是應用激素的指征。對應用NSAIDs無明顯效果,而且症狀嚴重的關節炎患者,可給予小劑量潑尼松10~20mg/d,短期應用,症狀緩解後盡快減量。在潑尼松減量過程中加用NSAIDs,有利於症狀的控制。

關節腔穿刺抽取關節液後,腔內注射倍他米松(得寶松)或醋酸去炎松,對緩解關節腫痛十分有效。但注射間隔不應少於3個月。

在合併虹膜炎或虹膜睫狀體炎的反應性關節炎患者應及時口服潑尼松30~50mg/d,並給予鹽酸環丙沙星滴眼液(悉復明)、可的松眼液滴眼。必要時球後或結膜下注射倍他米松等。同時,應進行眼科檢查,以得到及時的專科治療。

4.慢作用抗風濕藥及免疫抑制劑:近幾年的研究表明,慢作用抗風濕藥(SAARDs)對反應性關節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柳氮磺吡啶2~3g/d,分三次服用,對慢性關節炎或伴有腸道症狀者均有較好的療效。羥氯奎、沙利度胺(反應停)等對本病的治療尚無成熟經驗。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

1.休息:尤其是當病變處於急性期時,患者應完全休息以減輕疼痛;非急性期時亦不主張患者過分地活動與做劇烈運動。

2.理療:在恢復期可酌情選擇有效的理療,以求幫助關節活動及改善病變關節的炎性反應,同時也可使其不致過多地喪失功能性。

3.藥物:主要有以下數種:

(1)水楊酸鹽類藥:臨床上較為多用,每次劑量0.5~1.0g,4次/d。易出現胃腸道反應和血小板聚集能力下降。目前多選用腸溶性制劑。

(2)金製劑:在前者不能控制症狀時,可以用硫羥蘋果酸金鈉或硫葡萄糖金等金製劑藥物肌內注射,第1周10μg,第2周25μg,以後每週可達50μg。用藥時注意患者的全身情況,對有肝、腎及血液疾病的患者慎用。

(3)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等藥物。主要用於嚴重的、活動型的類風濕關節炎。甲氨蝶呤(MTX)每週1次給藥,用量酌情選擇,其劑量範圍為2.5~15μg。用藥後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肝臟及血液系統的變化。

4.手術治療 對類風濕病變所致的畸形可在靜止期行手術治療,常用的術式有以下4類:

(1)滑膜切除術:主要用於掌指關節、腕關節及膝關節等,可對病變的滑膜進行切除。滑膜切除後應在支具幫助下逐漸恢復關節功能。

(2)關節沖洗+鏡下滑膜切除術:在大關節,尤其是膝關節,可以在關節鏡下行滑膜切除,同時進行反覆沖洗,以求更換關節液的成分而達到緩解關節炎症狀和改善關節功能的目的。

(3)關節成型術:對負重關節,尤其是足部的跖趾關節,當出現爪狀趾畸形影響負重時,可行蹠骨頭切除術,以期形成新的關節而達到改善負重功能及緩解疼痛的目的。

(4)人工關節置換術:對嚴重的類風濕患者,當其髖或膝關節嚴重受損,以致無法修復時,可酌情採用人工關節置換術。此類情況在高齡患者中多見。

三.肩周炎

對抗療法此病主要是肩關節周圍組織發生的病變,常致關節發生粘連。為此,功能鍛煉和局部推拿、按摩、被動與主動肩關節運動等,是防止肩關節粘連、肌肉萎縮和恢復健康的根本辦法。對抗療法要持之以恆,以自我鍛煉為主,其做法:每天晨起後自覺做3 種鍛煉。第一,自動按摩運動,即用健側手揉按病肩部肌肉,由上至下、由前至後反覆作按摩運動30 次;第二,肩關節運動,即將病側上肢向前高舉、向對肩高舉、向後旋至對肩的肩胛部、將手在胸前做圈形旋轉活動,每個動作各30 次;第三,肩肢上舉運動,即預先在牆或樹幹上作好標度,然後用最大氣力忍住疼痛將手臂由低到高地上舉,使手指觸到自定的標度,連續做30 次。3 項共做肩部活動180 次。如能忍痛堅持,緩慢漸進,鍛煉1 個月,病痛可不治自愈。此法最有益於防止病殘和盡快恢復功能。

四.關節脫位

1、復位:以手法復位為主,時間越早,復位越容易,效果越好。但應由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進行復位。

2、固定:復位後,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使受傷的關節囊、韌帶和肌肉得以修復癒合。固定時間為2-3周。

3、功能鍛煉:固定期間應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舒縮活動,和患肢其它關節的主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五.痛風性關節炎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局部冷敷,多飲水以增加尿酸的排泄。

2.藥物療法:臨床上多用秋水仙鹼1mg,每2小時1次,至症狀控制或出現反應,表現為噁心、嘔吐或腹瀉為止,一般服藥12h後開始消腫,每天總量4~8mg。以後0.5mg,3次/d,1~2天後疼痛可完全消失。腎功能不良者每天藥量不超過3mg,服藥過程中,應查白細胞,減少時應減量或停藥。對胃腸反應重者,可改用靜脈注射,每次1~3mg,加入20ml生理鹽水中慢注,需要時隔6~8h重複1次,注射時避免藥液外漏。症狀緩解後,可間斷服用秋水仙鹼0.5mg, 3次/d,或用保泰松、吲哚美辛。禁食高嘌呤食物,多飲水;血尿酸高時,同上服用丙磺舒。其他藥物尚有:

(1)保泰松:首次劑量400mg,以後每4~6小時 200mg;症狀控制後,100mg,3次/d。本藥可代替秋水仙鹼。

(2)吲哚美辛:首次劑量150mg,以後每4~6小時 100mg,連服3~4次。次日起每次50mg,3次/d。

3.手術療法 如果痛風石有穿破危險或妨礙關節活動及穿鞋襪,應手術切除,對已破裂形成竇道者應刮除,並酌情植皮。

六.化膿性關節炎

1.抗生素的治療

(1)早期及時應用抗生素:在感染的微生物確定前即應使用抗生素。根據滑膜液塗片革蘭染色和臨床特徵來初步估計致病菌。若確定為革蘭陽性菌,開始時用抗青黴素酶的青黴素。若抗甲氧西林(二甲氧苯青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佔優勢,用萬古黴素。確定革蘭陰性菌後,開始時用氨基糖甘類抗生素和抗假單孢菌青黴素或第三代頭孢菌素治療。一旦確定了細菌,得出抗生素的藥敏試驗後,重新考慮抗生素及劑量。早期應用抗生素不僅可迅速控制感染,還可使病變逆轉,減少後遺症。

(2)給藥途徑:急性期需靜脈給藥,劑量要足夠,療程10天到2周。每天分幾次給藥,每次間隔6~8小時。抗生素很容易從血液循環中滲透到關節液內。研究表明,毋須將抗生素直接注入關節腔內,滑膜液中也能產生有效的殺菌濃度,從而減少了注入新的感染因子的危險性,還減少了局部藥物濃度過高而產生的化學性滑膜炎的可能性。抗生素與血清蛋白結合併不影響藥物滲入關節,也不影響關節外給藥的功效。當一種抗生素的滲透性較差時,可用其他更易進入關節腔的抗生素,必要時才考慮關節內局部用藥,用法為每天1~2次。氨基糖甘類抗生素的作用在pH6.5時降低,因此為了使局部用藥更有效,必須去除能降低pH值的膿性滲出物。

(3)制定治療方案:感染的微生物確定後,必須根據敏感試驗的結果制定出確切的治療方案。可繼續用最初的抗生素,也可用更適當的抗生素。在滑膜液和血清中測定藥物的抗菌作用。需要強調的是,藥物必須達到殺菌作用而非抑菌作用,靜脈給藥須維持到臨床體征和關節炎向正常轉化為止。治療過程中,應反覆進行滑膜液的細菌培養。若希望延長抗生素的應用,可放置抗生素的皮下貯存器,注入大的中央靜脈如鎖骨下靜脈來持續給藥。感染控制後,可口服抗生素。口服後滑膜液中抗生素濃度的高峰值是血清中濃度峰值的60%~80%。若僅口服給藥,須用一系列的滑膜液中抗生素濃度測定來監測。早期口服療效不可靠,因膿毒血症患者常有噁心、嘔吐及胃腸紊亂。抗生素治療宜持續到症狀消失後2周。

(4)抗生素引起的血清病是藥物治療的不常見併發症。幾乎所有的抗生素作為一種半抗原均能發生這種反應。治療過程中,關節的發熱、潮紅及皮疹等症狀發展時,必須鑒別是感染的反覆還是多發性關節炎的血清病。須仔細檢查關節內的細菌,作塗片和細菌培養,並作細胞計數和糖水平測定。必要時,換用不同類的抗生素。

(5)感染後滑膜炎:感染性關節炎的組織損傷可由細菌產生的毒性因子直接引起,也可由宿主對細菌抗原的反應間接所致。抗生素的殺菌作用並不能清除細菌的產物,這些物質可長期存在於關節中,使炎症反應持續存在。Yu.D和Kuipers報道由於志賀菌屬、沙門菌屬、耶爾森菌屬和彎曲桿菌屬引起的化膿性關節炎與脊柱關節病(例如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具有相同的臨床模式。所以必須注意對感染後滑膜炎的治療。治療時可加用非類固醇抗炎藥物,但必須用抗生素治療數天後才能加用。早期並不提倡應用非特異性抗炎藥,因它們有退熱作用,為此需嚴格掌握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藥物的適應證。培養為陰性,關節內炎症反應持續了幾周以及不宜關節切開或做關節鏡檢查的患者,可考慮關節內注射。抗生素的應用必須持續到滑膜炎症狀停止為止。

2.關節制動 受累關節制動後,可減輕疼痛,使炎症易於局限。化膿性髖關節炎,一般採用牽引方法制動,也可使用髖人字石膏固定。化膿性膝關節炎、肘關節炎等肢體中遠端化膿性關節炎,可用石膏托固定或用支具固定。支具固定的優點是不影響局部處理,也不像石膏那樣,易因浸濕折斷,需反覆更換。關節應制動於功能位,如果發生強直時,關節會強直於功能位置。

3.關節引流 化膿性關節炎的治療原則之一是迅速、完全充分地引流膿性滲出物,可減少關節腔的壓力和破壞,減少毒血症反應。膿液中的有害介質,對關節軟骨破壞迅速。引流的目的就是要去除這些有害物質,減少關節的損害。引流能降低關節內壓力,緩解疼痛等症狀,也能緩解全身毒血症。有時引流是挽救生命的緊急措施。關節引流主要有穿刺引流、單純切開引流和持續沖洗負壓吸引引流3種。

(1)穿刺引流:局麻下,在關節離皮膚最淺處,用較粗針頭(如9號針頭)刺入關節,吸除關節液,同時用手輕輕擠壓關節周圍,使關節液集聚到針頭部位,盡可能吸盡所有關節液。再經穿刺針,注入適量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用以洗滌關節,抽取注入的液體。如此反覆沖洗幾次,直到吸出液體轉為清亮為止。然後可向關節內注入慶大黴素8萬單位。在無手術治療條件時,可用反覆穿刺排膿方法。如果關節炎性破壞較輕,不需要作病灶清除,也可以用穿刺方法,向關節內導入2根尼龍管。經過尼龍管,一根持續滴入生理鹽水,一根持續吸除關節液和注入的生理鹽水。

(2)手術引流:適應證是:

1幼兒髖關節的化膿性關節炎,需馬上切開引流。因為其他關節炎的關節囊附著於股骨骺相同的水平上,形成封條,阻止化膿物質與骨接觸。然而髖關節的關節囊附著於股骨頸的基底,失去了保護機制。而且,股骨頭的血液供應鬆鬆地圍繞著股骨頸,增加了細菌的直接侵入機會,並增加了關節內壓力。

2診斷延誤的化膿性關節炎或一些頑固的細菌如葡萄球菌或革蘭陰性桿菌引起的感染。

3解剖上引流困難的關節以及難以充分引流的關節。

4由關節周圍的組織蔓延而來的感染。

5合併需要手術的骨髓炎。

6穿刺引流不足以關節減壓,如粘連或小腔形成阻礙了充分的引流、幼兒拒絕反覆穿刺等。

一般治療4~7天後仍無改善的依據時需做手術引流。手術應徹底清除膿腫和壞死的滑膜,但不能破壞干骺端的血運。保持引流通暢,使關節軟骨免於暴露在有毒物質中,因此術後常用負壓吸引。

(3)持續沖洗負壓吸引:化膿性關節炎診斷一旦確立,就應作關節持續沖洗和負壓吸引手術治療。對某些較表淺關節,如膝關節,在炎症早期,可經關節鏡置入沖洗和負壓引流管。在多數情況下,均應切開關節,清除炎性病灶,如切除炎性滑膜,刮除肉芽組織,刮除骨膿腔,去除一切失活組織。然後放置二根尼龍管。置管時,注意二根管的側孔位置,不要使沖洗吸引液發生“短路”,也要防止發生“死腔”。閉合關節切口,持續行關節沖洗負壓吸引。

關節疼痛護理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藥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藥補,無論食補還是藥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5)注意飲食宜忌,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有的病程較長,如果患病後忌口太嚴,長年日久,影響營養的吸收,對疾病的康復不利,一般說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飲食,不必忌口,只是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關節紅腫灼熱時,不宜進辛辣刺激的食物;久病脾胃虛寒者,少食生冷瓜果及蝦,蟹,竹筍之類,一旦病情穩定,忌口即可放寬。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雞蛋

雞心

雞肉

鵝肉

鴨蛋

鴨肉

白扁豆

鮐魚

五絲白菜卷

小白菜餡包子

白菜包子

淡菜板豆腐白菜湯

白菜小米卷

椒鹽白菜

素炒小白菜

油漆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