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又稱骨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病、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病因

發病機理

正常的膝關表面有一層很薄但十分耐摩擦的透明軟骨,呈淺蘭色,半透明,光滑而有光澤。這層耐摩的透明軟骨在膝關節的運動功能中十分重要。膝關節在人體中屬負重最大和運動最多的關節,因而也是人體中退化最早、損傷最多的關節。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由於其體內激素水平下降,會引起膝關節的透明軟骨退化、萎縮,再加上一些輕微的損傷,其光滑如鏡的透明軟骨便會出現點狀的“銹斑”,也即出現局部壞死。此時,身體會動員個種內在力量來修復“銹斑”,包括滲出越來越多的關節液和骨質修復。但滲出的關節液為酸性液體,不僅不利於“銹斑”的修復,反而形成多種化學性炎症介質刺激源,引起關節周圍腫脹、疼痛、行走困難等一系列症狀。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預防

1、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本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對於持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過度的運動使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骼上受力不均,因此要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2、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有效預防本病。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3、及時治療關節損傷

關節損傷包括軟組織損傷和骨損傷。關節的退行性病變經常與關節內骨折有直接關係。由於骨折復位不完全,造成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對於關節內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治療,作到解剖復位,完全可以避免創傷性關節炎和關節退行性病變的發生。

4、減輕體重

體重過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併發症 併發症 腫脹

可引起關節腫脹和肌肉萎縮。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症狀 常見症狀 關節遊走性疼痛,腫脹 關節腫脹 關節僵硬 肢體疼痛

疼痛

特點為活動多時疼痛加重,休息減輕,再活動時仍可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樓梯尤為困難,只能用好腿或症狀輕的一條腿一登一登上下樓梯,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兩腿交替上下樓梯,往往是下樓梯比上樓梯更困難。關節扭傷、著涼、過勞常可誘發或加重關節疼痛。疼痛嚴重者腿不能活動,而且影響睡眠。

關節腫脹

關節腫脹來源於滑膜增生和關節內積液,初期常因扭傷,著涼而發作,以後將變為持續性腫脹。關節活動時有磨擦感或聽著彈響。

膝軟

也叫打軟腿。為行走中膝關節突然發軟,欲跪倒或摔倒的現象,可伴有劇痛。“膠著”現象:即關節在某一位置較長時間靜止不動之後,再活動時非常疼痛,屈伸不能,必須緩慢地逐漸活動一會之後,“膠著”現象才會消失,膝關節才能屈伸運動。如坐公共汽車,往往需要提前一站,病人就得站起活動關節,才能下得汽車。

絞鎖

是指在行走等運動過程中,膝關節突然被鎖在某一位置上不能運動,像有東西將關節“卡住”一樣,常需要試探著將關節搖擺屈伸,往往在感到“咯登”響後,關節才恢復原先的活動。關節軟骨剝脫形成的游離體及破裂的半月板是引起關節絞鎖的常見原因。

關節功能障礙

由於軟骨破壞、骨贅形成、滑膜增生,導致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坐便都困難。關節畸形:隨著病程進展,膝關節變粗大,出現畸形,如“O”型腿等。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檢查

病人若做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抗鏈“O”、類風濕因子等化驗檢查,一般都在正常範圍,少數炎症嚴重者,血沉和C-反應蛋白可輕度升高。

1、滑液檢查

受累關節如伴發滑膜炎可出現滑液量增多。典型者清晰、黏稠、細胞數不高(<20×10/升),多為單核細胞。可見軟骨或骨碎片顆粒,軟骨碎片中可見軟骨細胞。

2、關節鏡檢查

能直接觀察關節內部情況,能清楚觀察關節軟骨及其周圍組織,但由於本檢查屬於創傷性檢查,可能伴發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應,且費用較高,不可能作為常規檢查。

3、X線平片

可追蹤病情變化。拍膝關節片時,病人應取站立位拍前後位和側位片,髖關節和手關節可只拍前後位片。在早期階段,X線片大多正常,中晚期可見關節間隙不對稱性狹窄、關節面下骨硬化和變形、關節邊緣骨贅形成,關節面下囊性變和關節腔游離體等。骨性關節炎的x線特點為:1關節間隙狹窄,如在膝關節,可小於3毫米。2關節面硬化變形。3關節邊緣骨贅。4關節鼠。5軟骨下囊性變,其邊緣分界清楚。6骨變形或關節半脫位。

X線片可分為五級。0級:無改變。1級:輕微骨贅。2級:明顯骨贅,關節間隙正常。3級:骨贅外關節間隙中度狹窄。4級:骨贅外關節間隙嚴重狹窄,伴軟骨下骨硬化。

4、其他

隨著影像學新技術如微焦攝影。CT、磁共振和三維重建等的應用,除對骨關節炎的診斷有幫助外,對詳細瞭解骨關節炎的病變進展及藥物療效都有參考價值。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診斷鑒別

根據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可作出相應診斷。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外科 骨外科

治療方式: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支持性治療

治療週期:1-2個月

治癒率:80%

常用藥品: 硫酸氨基葡萄糖片 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5000--10000元)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西醫治療

1、西藥治療

目前西醫對本症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常採用對症處理,如疼痛時可服一些解熱鎮痛藥,麻木者可選用B族維生素類藥物,關節腫脹有積液者可給予局部抽取積液或局部封閉等療法。但這些治療方法均不理想,病情易復發。

近年研發的氨基葡萄糖類藥物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有鹽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兩類。可以舒緩因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僵硬和腫脹,強化軟骨結構,預防關節功能失效,隨著身體老化,關節組織會嚴重磨損,葡萄糖胺可以保護並強化軟骨結構,預防因關節老化而產生的關節功能失效。葡萄糖胺可製造蛋白多糖潤滑關節,防止骨關節摩擦疼痛,使關節活動自如,潤滑關節及維持關節功能,延緩退行性病變的發生及發展。

2、理療

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法充分發揮了藥物的作用,但因導入藥物為液體,易揮發,藥效不持久,限制了該方法的治療效果。紫外線療法的治療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殺菌作用。2消炎作用。3止痛作用。4促進傷口愈合作用。5脫敏作用。6促進維生素D3的形成。7調解機體免疫功能等。其他可採用紅外線,微波,激光,蠟療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3、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不是首選療法。當選用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情較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中醫治療

本病引起的關節炎屬於中醫“痺證”的範疇,多屬於風寒濕痺。可因風寒濕邪側重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方藥,風邪勝者為行痺,治以祛風通絡,散寒除濕,方藥可選宣痺達經湯。寒邪勝者為痛痺,治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方藥可選烏頭湯。濕邪勝者為著痺,治以除濕通絡,祛風散寒,方藥可選薏苡仁湯加減。

推拿按摩治療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的關節炎有不錯的效果。手法可歸納為解除軟組織緊張與痙攣手法,止痛手法,鬆解粘連手法,增加髕骨活動度手法,消除膝關節腫脹手法等,可明顯緩解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的疼痛及關節功能障礙。

針灸療法也有一定的效果。針灸治療基本以病痛局部穴為主,結合循經及辨證選穴。主穴:阿是穴、局部經穴,配穴:行痺者,加膈俞、血海,痛痺者,加腎俞、關元,著痺者,加陰陵泉、足三里。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護理

飲食護理

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與疾病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飲食失調影響人體氣血生成,導致氣血不足,筋骨失養。治療期間多用活血通絡熱性藥物。應囑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纖維的食物,常食堅果,注意營養的補充,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煙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施護注意事項

治療室內注意保暖,在護理過程中保護好患者暴露部位,避免感受風寒。熏烤的溫度以患者肌膚感受舒適為宜。特別指出,老年人皮膚敏感度降低,治療護理時注意觀察避免燙傷。

1、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衝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2、盡量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3、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膝關節炎症狀。

宜 1.宜吃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2.宜吃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食物;3.宜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生菜

菠菜

白菜

薏米

忌 1.忌吃油膩難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燒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鹽高脂肪食物。

洋蔥

香菜

辣椒(紅、尖、干)

韭菜

宜 1.宜吃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2.宜吃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食物;3.宜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

西式牛奶粥

牛奶麥片粥

牛奶大棗湯

生菜豆皮湯

蘿蔔生菜湯

茯苓赤豆薏米粥

山藥薏米粥

薏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