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斜視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間歇性斜視是介於隱斜與共同性斜視之間的一種斜視,是指視軸常常分開,最初是在看遠時發生,當看遠時,融合性散開幅度超過融全性集合幅度,即產生外斜,可間歇表現。間歇性斜視發生之前,...

間歇性斜視

間歇性斜視病因

機體因素

其發病主要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調所致。當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時,不能對抗過強的外展能力,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傾向。

間歇性斜視預防

預防兒童斜視重在消除引起斜視的條件,盡量使孩子不要注視近距離及同方向的物品,如果發現孩子在2個月時已有斜視,可試用以下簡單方法調節:如是內斜,父母可在較遠的位置與孩子說話,或在稍遠的正視範圍內掛些色彩鮮艷的玩具,並讓孩子多看些會動的東西。

間歇性斜視併發症 併發症 隱斜斜視麻痺性斜視間歇性外斜視

最常見的併發症是斜視性弱視(strabismic amblyopia),斜視性弱視是指眼球無器質性病變,由於眼位偏斜而產生的不能矯正的視功能低下。

眼位偏斜後,視覺中樞主動抑制斜眼視覺功能,抑制的結果造成黃斑部視功能發育停滯,形成弱視,有的雖不產生抑制,但是形成視網膜異常對應(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ARC),即健眼黃斑與斜眼黃斑外的視網膜成分建立新的對應關係,黃斑以外的視網膜成分的視功能是低下的,視網膜異常對應的結果也形成弱視,特別是在嬰幼兒時期發生的斜視,由於視網膜及視中樞功能尚未充分發育,即產生了抑制和異常視網膜對應,更容易導致弱視的形成,即使這些斜視患兒有屈光不正,也不能通過配鏡來提高視力,弱視的嚴重程度與斜視的發病年齡,持續時間,治療早晚等因素密切相關,先天性斜視,單眼斜視,持續時間長又未正確治療的斜視,易形成重度弱視,臨床上見到的單眼重度弱視的患者,多是由於斜視或屈光參差所致,有些家長認為斜視不影響孩子的全身發育,僅僅是影響外觀,甚至有些醫生也認為斜視應在成人後再進行手術矯正,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其忽略了斜視能導致弱視這一後果,使患者錯過了弱視治療的大好時機,成人後弱視的治療即使有效,也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單眼重度弱視,遮蓋健眼後,患者就不能正常工作和學習,治療很難堅持下去,因此應不斷強調斜視性弱視的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防止弱視發生,可致復筧 ,眼性眩暈 ,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間歇性斜視症狀 常見症狀 內斜A征 內斜V征 斜視性弱視 眼球內斜

間歇性外斜視常常發生於兒童的早期,最初僅在看遠時發生,隨著病情進展,間歇性外斜視的次數與時間,均有所增加,最後看近時亦可發生外斜。間歇性外斜視的顯斜期,常於疲倦、疾病、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時出現。間歇性外斜視在視覺未成熟兒童可有暫時性復視,很快即發生抑制,並有異常視網膜對應。

常見症狀是畏光,在戶外日光下,常常閉合一眼,其原因不明,估計患者在戶外看遠處目標,無近處物體刺激以使兩眼集合,亮的日光閃爍了視網膜,干擾了融合,患者由外隱斜變為明顯,但是也不一定肯定這樣患者閉一眼是為了避免復視,有可能的是亮的光線影響了間歇性外斜患者融合性集合幅度,使一眼閉合。間歇性外斜視可以合併有A-V征,亦可伴有其他垂直性斜視,如分離性上斜視等。

間歇性斜視的檢查

1、眼部一般檢查

包括遠,近視力和矯正視力的檢查以及眼外,屈光間質和眼底的檢查,以便瞭解有無弱視,有無明顯的屈光異常,有無其他眼病造成斜視,有無假性斜視等。

(1)視力檢查:應檢查遠,近視力以及矯正視力,兒童的視力檢查受許多因素影響,如兒童的年齡,智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心理狀態以及環境條件等等,特別是嬰幼兒不能很好地配合,視力的檢查是相當困難的,目前又無簡便易行,準確可靠的檢查方法,因而應當耐心細緻地反覆進行檢查,態度和藹可親,方法靈活多樣,盡量爭取患兒合作,為避免嬰幼兒恐懼哭鬧,檢查不一定在診斷室內,可將患兒安置在候診室內,讓他隨意玩玩具,看畫書,觀察其注視物體時的表現有無異常,或用玩具及可變亮度的燈光做注視目標進行檢查,以引起患兒的興趣,爭取患兒的配合。

檢查方法:通常3歲以上的幼兒可用“E”字形視力表或其他字母視力表檢查,檢查時應先進行培訓,爭取患兒合作,將幾次檢查結果綜合分析,不能根據1次結果定論,3歲以下的嬰幼兒視力檢查多採用以下方法。

(2)眼底及屈光間質的檢查:排除眼底疾病及屈光間質混濁,如視網膜母細胞瘤,晶體後纖維增殖病,Coats病等所致視力不良造成的繼發性斜視,臨床上不少患兒出現斜視到醫院就診,詳細檢查後發現,眼後段有明顯異常改變,對此類斜視患者,首先應明確診斷,進行原發病的治療,病情穩定後再考慮是否進行斜視手術。

2、斜視性質與斜視方向的檢查

常用遮蓋法進行檢查,遮蓋檢查法是一種操作簡便,結果準確可靠的方法,可以很快地確定眼位偏斜的性質及方向,測定不同注視眼位時眼球偏斜的特徵,判斷斜視眼的固視狀態,發現眼球運動有無異常,確定復視的類型與特徵,若加上三稜鏡,尚能確定斜視的準確度數,遮蓋檢查有雙眼交替遮蓋及單眼遮蓋,除遮蓋檢查。

(1)交替遮蓋法:該法是檢查有無隱斜及間歇性斜視的方法,檢查時病人與檢查者對坐,兩人眼位同高,讓病人注視33cm或5m處燈光或小視標,用寬5cm,長10~15cm的不透明硬板作遮眼板,交替遮蓋雙眼,觀察去掉遮蓋時眼球有無轉動及轉動方向,如果眼球不發生轉動,說明雙眼在遮蓋與不遮蓋的情況下均能協調注視,眼位無偏斜,若眼球轉動,說明遮蓋眼偏離了正常的注視眼位,不再注視目標,除去遮蓋時融合功能恢復,該眼才又回到注視眼位,眼球向內轉動為外隱斜,向外轉動為內隱斜,向下轉動為上隱斜,向上轉動為下隱斜,若未遮蓋時,雙眼均在注視眼位,遮蓋一眼時眼位偏斜,去掉遮蓋時不能恢復正位,令患者注視近距離目標,雙眼融合功能恢復,使斜眼轉為正位,說明為間歇性斜視,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用遮蓋的方法消除融合功能,使雙眼視變成單眼視,檢查時必須迅速轉換遮眼板,不讓雙眼有同時暴露的機會,遮蓋時間應在2s以上,反覆多次,徹底破壞融合,充分暴露眼位偏斜度數。

(2)單眼遮蓋與除遮蓋檢查法:該方法是遮蓋一眼,觀察未遮蓋眼的轉動情況,去掉遮蓋時,觀察雙眼運動情況,判斷斜視的性質與方向。

1在雙眼注視情況下,不論遮蓋任何一眼及移去遮蓋時,眼球不發生轉動,說明融合被破壞以後,仍能保持黃斑注視,保持雙眼視軸平行一致,無斜視。

2不論任何一眼被遮蓋,未蓋眼出現眼球轉動,說明裸眼原來有眼位偏斜,未能注視目標,將注視眼遮蓋後,裸眼才被迫由斜位轉變至注視位。

3去掉遮蓋時,雙眼均不轉動,可能有2種情況存在,一是正位眼,二是交替性斜視,兩眼均有良好的視力,均有注視功能,在交替性斜視患者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遮蓋一眼時,裸眼注視,去掉遮蓋時,裸眼仍在注視眼位,原被遮蓋眼仍處於斜位不動。

4去掉遮蓋時,如雙眼均發生轉動,說明裸眼為恆定性斜視眼,而被遮蓋眼為注視眼,因為當遮蓋注視眼時,裸眼,即恆定性斜視眼,被迫轉為正位而注視目標,此時被遮蓋眼即注視眼則發生轉動,而成為斜眼,然而,當去遮蓋時,由於該眼原為注視眼,故立即轉回正位,同時另一眼亦隨之轉動,而恢復原來的斜位,所以,在單眼恆定偏斜時,健眼遮蓋和去遮蓋時,兩眼均出現轉動。

5去遮蓋時,若原裸眼不動,而去遮蓋眼轉動,說明為隱斜,被遮蓋眼因遮蓋,融合被打破而出現偏斜,去遮蓋時融合恢復,被遮蓋眼又轉為注視眼位。

6遮蓋任何一眼,去遮蓋時眼球均從上向下轉動,同時伴有眼球旋轉運動,說明雙眼為交替性上斜,即所謂的垂直性眼位分離。

此外,臨床上利用遮蓋試驗還能區別有交叉注視的內斜視是共同性斜視或麻痺性斜視,判斷注視性質,診斷間歇性斜視等,遮蓋注視眼數小時以後,若外展功能恢復,則為交叉注視的共同性內斜或假性外轉麻痺,如果遮蓋注視眼,令斜視眼注視時,斜視眼仍不能轉正位,角膜反光點不在角膜中央,或出現眼球震顫,則說明斜視眼為旁中心注視,如果近距離檢查時眼位是正位,遮蓋一眼後,被遮蓋眼出現斜視,去遮蓋後仍斜視,則說明存在間歇性斜視。

3、眼球運動檢查

通過對眼球運動的檢查,瞭解肌肉力量的強弱,有無明顯的肌肉麻痺或肌肉力量過強,雙眼運動是否協調一致,檢查眼球運動時,應分別進行單眼運動和雙眼運動的檢查。

(1)單眼運動:

1內轉時瞳孔內緣到達上,下淚點的連線處,超過此限度者為內轉過強,不能到達者為功能不足。

2外轉時角膜外緣到達外眥角,超過此限度者為外轉過強,不能到達者為外轉不足,要注意區別是真正的外展麻痺或是假性外展麻痺,除用前述的遮蓋一眼數小時後再檢查外展功能的方法外,還可用“娃娃頭試驗”(doll head test),即手扶患兒頭部,使其頭部被迫突然向對側轉動,同時觀察眼球能否外轉,若能外轉到外眥角,則為假性外展麻痺,若不能轉動,則為真正的外展麻痺。

3上轉時,角膜下緣到達內,外眥連線。

4下轉時,角膜上緣到達內,外眥連線。

(2)雙眼運動檢查:雙眼運動包括雙眼同向運動及雙眼異向運動,雙眼同向運動正常情況下是協調一致的,如果有眼肌麻痺或存在痙攣時則雙眼運動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異常,這種異常可通過比較終末眼位眼球運動的幅度和向不同方向注視時眼球偏斜的程度來判斷,雙眼向某一方向同向運動時,某眼達不到應有的位置或出現震顫樣運動(應排除正常情況下眼向側方極度轉動時出現的生理性眼震),則表示向該方向轉動的肌肉功能不足,如果運動超出正常幅度,則表示該方向運動的肌肉功能過強,如果向各方向運動,眼球偏斜度相等,則為共同性斜視,否則為非共同性斜視。

4、同視機檢查

同視機(synoptophore)又名大型弱視鏡(major amplyoscope),是目前臨床上應用廣泛的大型多功能光電儀器,它不僅用於檢查斜視患者的不同注視方位的斜視度,雙眼視功能狀態及主,客觀斜角,Kappa角等,還能用來進行雙眼視功能的訓練,弱視的治療及異常視網膜對應的矯正等,同視機由4部分組成:左,右兩個鏡筒,中間連接部分及底座。

同視機檢查時,首先應調整好下頜托及額托位置,把所有刻度盤指針調整到0,調好瞳距,使患者雙眼靠近正好並對準鏡筒的目鏡,頭位保持正直,尤其對有代償頭位的患者更應注意其頭位是否放正,如有屈光不正,應戴矯正眼鏡或在目鏡前加上相應屈光度的鏡片,對幼小兒童要耐心,認真,反覆多次檢查以求準確。

(1)自覺斜角的測定:應用同時知覺畫片,此畫片是圖案完全不同的兩張畫片,如獅子和籠子,汽車和房子,畫片的大小分為檢查旁黃斑部同時知覺的10°畫片,黃斑部同時知覺的3°畫片及中心凹同時知覺的1°畫片,可以根據各種不同用途,患者的年齡,視力及智力的不同來選用,令患者用手推動斜視眼側鏡筒的手把,將兩畫片重疊在一起,此時鏡筒臂所指示的刻度即為患者的自覺斜角,如果患者反覆推動鏡筒,始終不能將兩畫片重合在一起時,則說明無自覺斜角,表示視網膜對應缺如,如果當兩畫片逐漸接近時,突然又跳到對側者,表示其附近有抑制性暗點。

(2)他覺斜角的測定:檢查時將注視眼側鏡筒移至0處,斜視眼側鏡筒臂移至與斜視眼視線相一致處,交替點滅雙鏡筒光源,觀察雙眼運動情況,調整鏡筒臂位置,至交替點滅燈時眼球不再轉動為止,此時鏡筒臂上所指示的度數即為他覺斜視角。

間歇性斜視診斷鑒別

鑒別診斷

主要與假性斜視進行鑒別,眼球的位置與多種因素有關,有時外觀上看起來似乎有斜視,其實眼位是正的,頭顱,眼眶的寬窄,顏面,眼瞼的位置,形狀,瞼裂的形狀和長短及瞳距的大小等,均可造成假斜的外觀,如不仔細檢查,常致誤診。

假性斜視(pseudostrabismus)以內斜,外斜多見,假性上斜比較少見。

假性內斜常見於內眥贅皮,鼻根寬闊,眼眶間距狹窄,負Kappa角,瞳孔距離小,眼球凹陷,上瞼弧度最高點外移等情況,內眥贅皮是鼻根兩旁的半月形皮褶,凹面向內眥角,重者可完全遮蓋內眥角和半月皺襞,表現為雙眼角膜向內集聚而被誤診為內斜,如果用手指將鼻樑的皮膚提起,內斜的外觀即消失,正常情況下,我們注視正前方目標時,上瞼弧度最高點的位置應該與瞳孔中央相對應,如果最高點外移,則可顯出內斜外觀,但用角膜映光法檢查,雙眼角膜反光點是對稱的,交替遮蓋雙眼時,眼球無向外運動現象。

間歇性斜視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五官科 眼科

治療方式:藥物治療 對症治療 康復治療

治療週期:3-6個月

治癒率:90%

常用藥品: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2000-5000元)


間歇性斜視西醫治療

1、睫狀肌麻痺屈光檢查有明顯屈光不正,特別是散光和屈光參差的患者,為保證視網膜清晰像,應該全部矯正;外科伴有近視乾,應該全矯;外斜伴有遠視者,矯正遠視將減低調節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矯還是部分矯正,要完全取決於遠視程度、患者年齡和AC/A比值,通常小於+2.00D嬰幼兒,可不予矯正,較大患者為避免屈光性疲勞,矯正遠視通常是必要的。年老人有外斜伴老視眼,調節減弱,如有遠視,需要矯正,可以給最小度數以利於看近。

2、負球鏡用負鏡矯正間歇性外斜視,可做為一暫時性措施,或放於雙焦點鏡上半部,以治療分開過強;或放於雙焦點鏡下半部,以治療集合不足,刺激其調節性集合,控制外斜,這種治療方法,不應提倡,患兒用這種方法治療,常引起視力疲勞。

3、三稜鏡及遮蓋療法底向內三稜鏡可加強雙眼中心凹刺激,約有1/2~1/3偏斜可用三稜鏡刺激融合得到矯正,最近有人提出在間歇性外斜視初期,遮蓋為一良好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用這種方法治療,大約40%患者其顯斜(看遠)可以變為隱斜。早期的間歇性外斜視,因為大部分時間為外隱斜,顯斜次數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張手術治療。

4、手術治療對竭生外斜視手術最適宜年齡目前還有爭論。有人主張手術愈早愈好,否則會變成恆定性外斜。由於多數間歇性外斜視看遠融合力良好,有雙眼視,2~3歲或10歲以後手術結果幾乎相同,可以觀察數年。對視力未成熟嬰幼兒,為避免手術過矯,主張延緩手術,用負球鏡加強融合,交替遮蓋預防抑制發生,若融合功能迅速惡化,或斜角穩定時要考慮手術。

手術指征由融合控制情況,斜角大小和患者年齡決定。生後不久外斜而沒有間歇性外斜視,要盡快手術;赫雨時認為遮蓋測量斜視度大於20△以上者大於20△以上的偏斜,有明顯的顯斜成分和視覺失代償者。從手術對視網膜對應的影響來看,間歇性外斜視為了消除復視及混淆的干擾,可以發生異常視網膜對應及抑制,手術最好時機是在尚未發展成抑制及異常視網膜對應之前,手術消除外斜。

5、過矯的處理有報告外斜術事過矯的患病率介於6%~20%。外斜術後,立即發生大度數過矯,患者應在24小時內再次手術,因為有可能發生肌肉丟失或滑脫,外直肌與內直肌相比,不易丟失。若機械因素內直肌過多量截腱,也可發生明顯過矯,但過矯量不如前者大。

6、欠矯的處理外科術後殘留大度數外斜大於15~20△,可在第一次術後6~8周內行2次手術,這種情況應做為一個新病例來考慮。若殘餘斜度看遠斜角等於看近斜角,第一次術式為後徙-截腱術,則另一眼可做同樣的手術;第一次術式為雙側外直肌後徙,可做一側外直肌邊緣性肌切開合併同側內直肌截腱。若殘餘外斜看遠角大於看近斜角,第一次術式為雙側外直肌後徙術,則外直肌應再後徙或外直肌邊緣性切開術;第一次術式為後徙-截腱術,可做另一眼外直肌後徙術。做外直肌第2次手術時,最好同時後徙顳側球結膜,以防止瘢痕前移,抵消手術效果。

對輕度欠矯患者,殘餘斜度小於15~18△,可用脫抑制及融合集合訓練,使之達到隱斜狀態。若患者為近視,應全部矯正,若為正視或遠視,可用睫狀肌麻痺劑以刺激調節性集合,使雙眼正位,使用上述方法獲得融合後,可減少滴藥次數,3日1次,並持續2個月,同時使用基底向內三稜鏡,其度數與欠矯度數一致,對視力成熟患者是有效的。

間歇性斜視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間歇性斜視護理

1、手術後作雙眼包紮,應囑病人閉目養神,盡量少轉動眼球,以免影響癒合。

2、每天用無菌生理鹽水棉棒清洗眼內分泌物與痂塊,然後用0.25%氯黴素眼藥液滴眼,在切處及結膜囊塗0.5%金黴素眼膏,最後作固定包紮。

3、拆線後1-2天才可打開包紮。

4、如疼痛較劇,可口服去痛片;如噁心嘔吐可口服氯丙秦。

1、經常使用電腦等工作人員需注意:(1)保持電腦屏幕跟眼睛的距離50~60厘米;(2)配備專用的電腦椅,調整好座位高度和靠背角度;(3)螢光屏的幾何中心最好位於視平面以下,但在15度角以內;(4)一次使用電腦的持續時間不要太長,每隔50分鐘休息10分鐘。

2、學生預防近視需注意:(1)培養良好的視力衛生習慣,包括三個“一”:就是握筆的手離筆尖一寸(3.3厘米)、胸部離桌子一拳(6~7厘米),書本離眼一尺(33厘米),保持端正的讀寫坐姿,不要在行走、坐車或躺臥時閱讀,以減輕視力疲勞。(2)增加教室的采光,保證充足的、來自左前方的照明。讀寫的適宜照度為100~200Lux(勒克司),相當於40瓦的白熾燈或8瓦螢光燈的檯燈,過強或過弱的照明均可引起眼睛調節的過度增強。(3)課本及讀物的紙張和印刷要高質量,紙張要白,字墨要黑,增大黑白的對比度,不宜閱讀紙質發黃、印刷不清的書刊。(4)連續讀寫的持續時間不宜過長,每讀寫1小時應遠眺或休息10分鐘,提倡堅持做眼保健操,多參加戶外的文體活動。

3、定期檢查視力,以便及早發現視力減退,及時治療。4適當貼眼貼法輕輕閉上眼睛,將眼貼敷在眉毛下緣,鼻子兩側,輕輕撫平眼貼,讓眼貼與眼部皮膚充分接觸閉目休息15-20分鐘

宜 1、宜吃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 2、宜吃綠色蔬菜; 3、宜吃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

圓白菜

胡蘿蔔

大白菜(青口)

菜花

忌 1、忌吃甜食; 2、忌吃辛辣食物。

羊油

豬油(板油)

豬網油

羊肉(肥瘦)

宜 1、宜吃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 2、宜吃綠色蔬菜; 3、宜吃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