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骨折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凡骨折時,合併有覆蓋骨折部位的皮膚及皮下軟組織損傷破裂,使骨折斷端和外界相通者,稱為開放性骨折。開放性骨折是創傷骨科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所...

開放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病因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則往往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軟組織破壞,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間接暴力: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槓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下足部著地時,軀幹因重力關係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椎體受折刀力的作用而發生壓縮性骨折(傳導作用)。

開放性骨折預防

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發生骨折的,這需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時刻注意就能減少骨折發生,兒童走路不穩,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處玩耍,要 教育和看好兒童,避免摔傷,少年玩耍較多,好奇心強,家長及老師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牆上樹,中青年在工作及騎車時要精力集中,事事處處要注意安全,老 年人手腳活動不便,雪雨天及夜晚盡量不外出,外出時要有人挽扶或持枴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上街最好不騎自行車,不要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開放性骨折併發症 併發症 肌肉萎縮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常見併發症及處理

1.腫脹: 外傷後局部出現腫脹,72小時後達到高峰,之後腫脹逐漸消退。出現腫脹後應抬高患肢,最好高於心臟平面,適當給予冰敷,促進腫脹消退。

2.石膏壓迫: 簡單骨折行手法復位石膏固定​後,由於肢體腫脹逐漸加重,會出現石膏壓迫,導致肢體末端如手指、腳趾等部位出現明顯腫脹、淤青、麻木等情況,應及時到醫療機構鬆開減壓,避免肢體壓迫壞死。

3. 關節僵硬: 患肢長時間固定,靜脈和淋巴回流不暢,關節腔中漿液纖維性滲出和纖維蛋白沉積,發生纖維粘連,並伴有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致使關節活動障礙。這是骨折和關節損傷最為常見的併發症。及時拆除固定和積極進行功能鍛煉是預防和治療關節僵硬的有效方法。

4. 肌肉萎縮: 肢體一旦固定或缺乏運動就會發生肌肉萎縮,通過肌肉的主動搜索可以減輕肌肉萎縮的程度,具體方法為:如果關節可以活動,可以做肌肉的等長收縮(即肌肉用力 但肢體不會產生動作)及等張收縮(肌肉用力且產生動作),如果關節被固定住,則可以進行等長收縮的鍛煉。

5. 墜積性肺炎:​ 多發生於因骨折長期臥床不起的患者,特別是大臂粉碎性骨折年老體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患者,有時可因此而危及患者生命,應鼓勵患者及早下床活動。

6. 褥瘡: 嚴重骨折後患者長期臥床不起,身體骨突起處受壓,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易形成褥瘡。常見部位有能骨部、破部、足跟部。

7.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多見於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下肢長時間制動,靜脈血回流緩慢,加之損傷所致血液高凝狀態,易發生血栓形成。應加強活動鍛煉,同時可應用彈力襪、足底靜脈泵等設備,預防其發生。

開放性骨折症狀 常見症狀 持續性發熱 持續性疼痛 關節腫脹

anderson依據軟組織損傷的程度將開放性骨折分為" 3型。Ⅰ型:傷口不超過1cm,傷緣清潔;Ⅱ型:撕裂傷長度超過1cm,但無廣泛軟組織損傷或皮扶撕脫;Ⅲ型;有廣泛軟組織損傷包括皮膚或皮瓣的撕裂傷,多段骨折,創傷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復血管的損傷〔1〕。1984年 gustilo在臨床應用中發現此種分類的不足,又將Ⅲ型分為3個" 亞型;即ⅢA:骨折處仍有充分的軟組織覆蓋,骨折為多段或為粉碎性,ⅢB:軟組織廣泛缺損,骨膜剝脫,骨折嚴重粉碎,廣泛感染;ⅢC:包括並發的動脈損傷或關節開放脫位〔2〕。 anderson-Gustilo的分類法是目前" 國際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全身表現

(1)發熱症狀:骨折後一般體溫正常,出血量較大的骨折,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2)產生休克症狀: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別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發性骨折,其出血量大者可達2000ml以上。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或並發重要內臟器官損傷時亦可導致休克。

局部表現

肱骨髁上骨折

1、骨折的一般表現 為局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骨折時,骨髓、骨膜及周圍組織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處形成血腫,以及軟組織損傷所致水腫,使患肢嚴重腫脹,甚至出現張力性水皰和皮下瘀斑,由於血紅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黃色。骨折局部出現劇烈疼痛,特別是移動患肢時加劇。局部腫脹和疼痛使患肢活動受限,如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傷肢體活動功能完全喪失。 2、骨折的特有體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短縮、成角或旋轉。 (2)異常活動: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後出現不正常的活動。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後,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時,可產生骨擯音或骨擦感。

開放性骨折的檢查

1.X線檢查

凡疑為骨折者應常規進行X線拍片檢查,可顯示臨床上難以發現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關節內骨折和小的撕脫性骨折等,即使臨床上已表現為明顯骨折者,X線拍片檢查也是必需的,可以瞭解骨折的類型和具體情況,對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X線攝片應包括正、側位片,必須包括鄰近關節,有時需加攝斜位、切線位或健側相應部位的X線片。

2.CT檢查

對於骨折不明確但又不能排除者、脊柱骨折有可能壓迫脊髓神經根者及複雜骨折者均可行CT檢查。三維CT重建可以更直觀便捷地進行骨折分型,對治療方案選擇幫助很大,目前臨床上常用。

3.MRI檢查

雖然顯示骨折線不如CT檢查,但對於脊髓神經根及軟組織損傷的顯示有獨特優點,目前已廣泛用於脊柱骨折的檢查。

開放性骨折診斷鑒別

診斷要點

1. 病史:有明確外傷史。

2. 體征:

我國學者王亦璁認為這種分類方法參照因素太多,彼此又並不一致,容易造成誤導。他推薦根據創傷機制分類,按開放傷口形成的原因將開放性骨折分為:(1)自內而外的開放骨折;(2)自外而內的開放骨折;(3)潛在性開放骨折。朱通伯則按創口大小,軟組織損傷的輕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況,將開放性骨折分為3度。Ⅰ度開放性骨折:皮膚被自內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創口在3cm以下,軟組織挫傷輕微,無明顯污染和骨折端外露;Ⅱ度開放性骨折:創口長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軟組織損傷,污染明顯;Ⅲ度開放性骨折:創口在15cm以上,骨折端外露,軟組織毀損,常合併神經、血管損傷,污染嚴重。

作者根據多年臨床實踐,將新鮮開放性骨折按骨折局部傷情特點進行3級分類,以3級分類制定了四肢開放性骨折的程序療法。Ⅰ級開放性骨折:骨折處傷口小於3cm,傷口污染輕;Ⅱ級開放性骨折:骨折處傷口大於3cm,傷口污染重,或有骨折端外露,或有皮膚撕脫、皮膚缺損;Ⅲ級開放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合併有血管、神經損傷。總之,不論如何分類,都是為了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因此只有準確地掌握開放性骨折臨床上不同特點,才能做出合理的治療方法選擇。

開放性骨折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外科 普外科

治療方式:手術治療 支持性治療 康復治療

治療週期:3-6個月

治癒率:95%

常用藥品: 骨肽片 復方氨基酸膠囊(8-11)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3000--10000元)


開放性骨折西醫治療

開放性骨折的治療既要保證骨折的癒合,又要避免傷口的感染,還要盡快地恢復肢體的功能。這一直是創傷骨科的難題。開放性骨折的治療包括:清創、骨折固定、傷口閉合及抗菌素的應用等幾個主要方面。

徹底清創:清創是治療開放性骨折的基礎,徹底清創是預防感染的關鍵。對污染的新鮮開放性骨折,在細菌繁殖和侵入組織的潛伏期內(傷後6~8h)施行清創術,徹底切除染菌的創面、失活的組織和異物,清洗乾淨後將創口閉合,可以避免發生感染。遺留少數細菌通常能被健康組織消滅。因此,朱通伯提出清創術時限問題。他指出:在6~8h以內的新鮮傷口經過徹底清創閉合術後,絕大多" 數可以一期癒合;在8~10h時以後,感染的可能性增大;24h後感染就難以避免了。因此必須努力爭取在6~8h內施行清創閉合術;在8~24h之間的創口仍可做清創術,但早期是否閉合應根據創口情況而定;超過24h的創口通常不宜做清創術。因為這時細菌已大量繁殖,創口已感染,清創可摧毀已形成的肉芽組織屏障使感染更加擴散,有害無益。可敞開創口換藥,清除明顯壞死組織和異物,使引流通暢,嚴密觀察,根據情況再決定處理方法。

現代清創術特別強調應用噴射生理鹽水或噴射脈衝沖洗法沖洗創面,它可使異物和污染物鬆動,容易清除,清創效果要比其它方法高出數倍。沖洗後創口還應先後使用術畢泰,雙氧水浸泡,以利進一步殺滅致病菌。預防性深筋膜縱行切開,也是現代清創術要求之一,它可以防止術後可能發生的骨筋膜室綜合征。

骨折的處理:骨折固定是治療開放性骨折的中心環節。骨折固定除具有維持骨折復位,保障骨折癒合,實現肢體早期鍛煉,促進功能恢復的一般目的外,對開放性骨折來說更具有消除骨折端對皮膚的威脅,減少污染擴散,便於重要軟組織(血管、神經、肌腱)修復,利於傷口閉合的特殊意義。

開放性骨折的固定,60年代以前基本上是以外固定為主,主要是石膏固定;60年代初以後開始逐漸使用內固定,但當時被視為違反原則。由於內固定所取得的良好療效,使人們信服,到70年代內固定治療開放性骨折已被人們接受。但內固定治療開放性骨折也同時出現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70年代中期以後金屬架外固定器治療開放性骨折如雨後春荀迅速發展起來,它大大地充實了治療開放性骨折的手段,明顯地提高了開放性骨折的治癒率。

開放性骨折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開放性骨折護理

第一,注意固定不要太緊。骨折病人經過整復和固定以後,要特別注意觀察石膏或夾板固定的是否太緊。如發現骨折部位的遠端(手指或腳趾)有血運障礙,即腫脹嚴重或皮膚發紫,應及時請醫生處理。經常檢查石膏或夾板邊緣的皮膚有無受壓情況,如發紅或破潰時請醫生處理。

第二,加強功能鍛煉也很重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早下床活動,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體的運動,以促進血流循環,有利於骨折的癒合和功能的恢復。

第三,抬高患肢。骨折後應抬高患肢(用枕頭墊起骨折的肢體)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過度腫脹。

第四,患者的臥床護理。骨折後長期臥床的病人,應睡木板床,有利於健康,還要注意定時翻身,按摩受壓的皮膚,防止發生褥瘡。

第五,飲食護理。家屬要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注意加強營養 ,常吃些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常喝些骨頭湯,以補充鈣質。

開放性骨折後2~4周。食療方: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田雞煲湯。製作材料。主料:雞400克、豬肉(瘦)200克。輔料:枸杞子25克,三七8克。調料:姜5克。製作工序。

1.雞切去腳,洗淨,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鐘,取起洗淨,滴乾水。豬肉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鐘,取起洗淨。   

2.杞子洗淨,田七洗淨,搗碎。   

3.水12杯或適量放入煲滾,放入雞,豬肉,杞子,田七,姜煲滾,慢火煲三小時,下鹽調味。

骨折後5周以上。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羊骨湯。做法:   

1.將黃豆洗淨,浸半小時。 

2.蠔豉洗淨。 

3.羊骨洗淨,斬件。 

4.把黃豆、蠔豉、羊骨一起放火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食物相剋蠔豉:蠔豉不宜與糖同食。

開放性骨折患者飲食宜忌

1、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2、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3、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1)忌盲目補充鈣質。對於骨折後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

(3)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

(4) 忌少喝水 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臥床病 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臥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 必顧慮重重。

(5)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 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 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6) 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 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7)骨折禁飲果子露。

宜 1.多吃高鈣食物; 2.多吃高蛋白食物; 3.多吃蔬菜水果。

鴨肉

豬肉(瘦)

牛肉(瘦)

圓白菜

忌 1.忌吃油膩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啤酒

白酒

洋蔥

辣椒(紅、尖、干)

宜 1.多吃高鈣食物; 2.多吃高蛋白食物; 3.多吃蔬菜水果。

枸杞桂圓煲貓肉

西芹炒臘肉

蝦肉餛飩

驢肉水餃

肉片粥

紅燒肉飯

海帶瘦肉粥

山藥芡實瘦肉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