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怎麼辦


大便失禁

症狀介紹

大便失禁即肛門失禁(copracrasia)是指糞便及氣體不能隨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門外,為排便功能紊亂的一種症狀,亦稱大便失禁,肛門失禁的發病率不高,但非罕見。雖不直接威脅生命,但造成病人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嚴重地干擾正常生活和工作。

發病原因

肛門先天性發育畸形:

1.神經系統發育缺陷:先天性腰骶部脊膜膨出或脊椎裂可伴肛門失禁,病人外括約肌和恥骨直腸肌失去正常神經支配,無收縮功能,處於弛緩狀態,且由於感覺和運動系統均受影響,直腸黏膜在糞便充盈時缺乏膨脹感,不能引起便意及發動排便動作,直腸內糞便隨時排出,此種病兒往往伴有尿失禁。

2.肛門直腸畸形:肛門直腸本身及盆腔結構均發生改變,且直腸盲端越高,改變越明顯,越複雜,高位畸形時直腸盲端位於盆膈之上,恥骨直腸肌短縮,明顯向前上方移位;內括約肌缺如或僅處於雛形狀態;外括約肌多處於鬆散狀態,其間充滿脂肪組織,肌纖維走行異常紊亂,有作者隨訪225例肛門直腸畸形術後病兒,80例(35.5%)有不同程度的污便或失禁,畸形位置越高,失禁發生率也越高,其病因主要與畸形伴有感覺和運動神經組織結構的缺陷有關,也與手術損傷,手術錯誤有明顯關係,過去治療高位畸形行腹會陰肛門成形術時,直腸未通過恥骨直腸肌環,而在其後面下降,肛門直腸畸形,特別是高位畸形伴有骶骨畸形,致神經功能缺陷者也不少見,據Jiehioiiikhh分析,術後肛門失禁者約10%屬此原因,中,低位畸形術後的肛門失禁,主要原因為手術損傷,感染等因素,如洩殖腔畸形,主要為女嬰的直腸肛管,尿道,陰道共合一穴,以及高位無肛嬰兒術後常有大便失禁,先天性癡呆,腦脊膜膨出,多發性硬皮病等均可發生大便失禁。

外傷:

由於外傷損傷了肛管直腸環,使括約肌失去了括約功能而至大便失禁,如刺傷,割傷,灼傷,凍傷及撕裂傷(主要為產婦分娩時的會陰撕裂),以及肛管直腸手術的損傷,如肛瘺,痔,直腸脫垂,直腸癌等手術損傷了肛門括約肌致大便失禁。

肛管直腸疾病 :

最常見的是肛管直腸腫瘤;如直腸癌,肛管癌,克羅恩病侵犯到肛管直腸並累及到肛門括約肌時,或潰瘍性結腸炎長期腹瀉引起肛管炎時,或直腸脫垂引起的肛門鬆弛,以及肛周的嚴重瘢痕影響到肛門括約肌,使肛門閉鎖不全時均可引起大便失禁。

神經系統病變:

多見於腦外傷,腦腫瘤,腦梗死,脊髓腫瘤,脊髓結核,馬尾神經損傷等均可導致大便失禁。

發病機制

1.病理生理

排便是一個由人體多個系統共同參與協調而統一的過程,糞便到達直腸,首先直腸要有一定的順應性,接納糞便,正常為250ml,直腸內容物達到一定量後,刺激直腸感受器,通過傳入神經纖維傳入中樞,然後再經過傳出神經纖維到達外括約肌及肛提肌,中樞判定條件許可,此時外括約肌鬆弛,腹內壓增高完成排便,由於某種原因不允許排便時,則外括約肌通過隨意性收縮壓迫內括約肌,使內括約肌逆向反射性抑制直腸收縮,從而直腸擴張,容積增大,或通過直腸的逆蠕動將糞便推回乙狀結腸,便意消失,此種由外括約肌隨意收縮刺激內括約肌的逆向抑制直腸收縮稱隨意性抑製作用,排便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受到損害均可造成大便失禁,如直腸的順應性過低可導致大便次數嚴重增多,甚至大便失禁,順應性過高,可致直腸容積增大,患者出現便秘,如隨意性抑製作用降低亦可出現大便失禁,以及直腸感受器的異常,或外括約肌損傷均可出現大便失禁,總之,大便失禁的原因較多,還待進一步探討。

2.分類

(1)按程度分類:根據大便失禁的不同程度: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肛門失禁2種,1不完全性肛門失禁:稀大便及氣體不能控制,但干大便可以控制,2完全性肛門失禁:干大便,稀便和氣體均不能控制。

(2) 按性質分類:根據肛門失禁的性質,分為感覺性失禁和運動性失禁,1感覺性肛門失禁:肛管括約肌的形態正常,但直腸下段感覺缺失,如脊髓或大腦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而致的肛門失禁;或因直腸順應性過低,大便次數嚴重增多所引起的肛門失禁,2運動性肛門失禁:主要為肛管外括約肌的損傷破壞了肛管直腸環,導致患者不能隨意控制大便而致的肛門失禁。

預防方法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定時排便,以早晨起床後排便為宜,每次蹲廁不要過久,排盡即起。戒除排便看書、看報等不良習慣。

2、肛週一有不適應及早醫治因肛門有其生理、病理特點,周圍不單皺褶多,皮脂腺和汗腺也很多,加上排出的大便內有大量細菌,極易誘發感染,所以一旦發現肛周不適或疼痛,應及時治療,防止病患加重。

3、保持大便通暢每日應多喝開水,特別是晨起要喝一大杯溫水。注意調節飲食,多吃些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等。不要大量飲酒,不宜多食辛辣、燥熱刺激性食物。

4、選用內褲、手紙要科學內褲應選質軟且薄的棉布製品,不要穿粗布或化纖品。手紙應以薄、軟、褶小均勻為最宜,不要用廢報紙或用圓珠筆寫過字的廢紙。因為油墨長期刺激能引起肛周疾病。

5、莫忽視肛門清洗每天沖洗肛門兩次,一次是大便後立即清洗,另一次是在睡前清洗,以免污染內褲。

6、定期做坐浴坐浴是肛門保健和治療的好方法。輕微的肛門疾患,坐浴會收到明顯效果。要求水溫不能過熱,以免燙傷,但也不能過涼而起不到作用。

坐浴時間一般不能少於20~30分鐘,在這期間可適當加熱水,以促進肛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吸收。

7、注意做好提肛操每日最好早晚各做一次提肛操,帶動會陰做一縮一鬆的運動,每次做50~100次,可促進肛門直腸附近靜脈血液回流。

8、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肛門的衛生保健,很容易發生肛裂、肛瘺、痔瘡、脫肛、肛門周圍發炎、肛門周圍膿腫等疾病,往往影響整個身體健康。因此,應重視肛門保健。

檢查項目

相關檢查

糞便性狀

1.直腸指診:檢查者感覺到肛門無緊迫感呈鬆弛狀態,囑患者收縮肛門時,肛管括約肌收縮不明顯或完全無收縮力;如肛門有損傷史者,可捫及瘢痕,有的患者可觸及肛管的一側有收縮感,而另一側則無收縮感,並注意肛管直腸內是否有腫塊,壓痛等,手指退出肛門後觀察指套是否帶黏液及血。

2.內鏡檢查:觀察肛門直腸或結腸有無畸形,瘢痕,肛管皮膚及直腸黏膜有無糜爛,潰瘍,直腸黏膜有無充血,水腫,直腸息肉,直腸癌及肛管直腸癌等。

3.排糞造影檢查:通過對用力排糞,提肛,靜息等動態觀察,瞭解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如灌入直腸的鋇劑通過提肛可以保留,說明肛門括約肌有一定功能;如灌入直腸的鋇劑不由自主地流出,說明肛門失禁。

4.肛管直腸壓力測定:大便失禁患者表現出肛管直腸內的壓力降低,頻率減慢或消失;肛管收縮壓下降;直腸肛管抑制反射消失,如潰瘍性結腸炎致大便失禁患者直腸順應性明顯下降。

5.直腸感覺測定:是將4cm×6cm大的帶有導管的球囊置入直腸,然後向球囊內注入水或空氣,正常直腸的感覺閾值是45ml±5ml,如為神經性的大便失禁患者,其直腸感覺閾值消失。

6.球囊逼出試驗:如直腸感覺遲鈍,正常容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不能將球囊排出,此檢查既可用來判斷直腸的感覺是否正常,又可判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如肛門括約肌受損無括約功能,而球囊可自行滑出肛門,或輕微的增加腹壓後即可將球囊排出。

7.盆底肌電圖檢查:該檢查可以瞭解括約肌缺損的部位及範圍。

8.肛管直腸內超聲檢查:通過肛管直腸內超聲可以清楚地顯示肛管直腸的各個層次,內括約肌及其周圍的組織結構,可以協助肛門失禁的診斷,如觀察內括約肌是否完整,外括約肌是否有缺損,以及缺損的部位及範圍,該檢查不但可以協助診斷,而且為手術切口的選擇提供一定的依據。

鑒別診斷

診斷

本病的診斷通過病史分析,包括症狀表現以及原發病因的臨床分析,初步可以成立,視診檢查可見肛門處有原手術或外傷疤痕畸形,有糞便沾染現象,肛指檢查見肛 管鬆弛或括約肌收縮功能差等,臨床診斷可以確立,原發病因在神經系統和結腸者,要通過神經系檢查鋇劑灌腸和內窺鏡檢查等來確立,近年來對肛腸功能檢查有一 些新的進展,包括肌電描記可見到肌肉張力異常,肛門反射潛伏期加長,肛門皮膚反射和直腸膨脹正常反射消失等,肛直腸腔內氣囊測壓描記可見到壓力圖異常,排 糞X線造影可見到肛管直腸角消失等,這些檢查有助於區分病變,病因和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法。

鑒別診斷

主要與急性菌痢及急性腸炎等腹瀉患者偶爾出現的大便失控相鑒別,但這些患者的大便多數情況下能隨意控制,並且患者多有腹痛及膿血便或水樣便,經對症治療後,隨著腹瀉症狀的緩解,大便成形,而偶發的大便失禁消失,大便失禁主要是病因之間的鑒別,包括神經障礙和損傷,肌肉功能障礙和受損,先天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