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長骨幹或顱骨傷後可有骨折線,但未通過全部骨質。骨裂在醫學上稱為裂紋骨折,民間有稱“蘿蔔乾”。屬骨折類型中的一種。在臨床上,無明顯移位的裂紋骨折最常見,...

骨裂

骨裂病因

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種情況:

直接暴力(40%):

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則往往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軟組織破壞。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間接暴力(30%):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槓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下足部著地時,軀幹因重力關係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椎體受折刀力的作用而發生壓縮性骨折(傳導作用)。

積累性勞損(20%):

長期、反覆、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遠距離行軍易致第二、三蹠骨及腓骨下1/3骨幹骨折。

骨裂預防

部分病人是可以避免發生骨折的,這需要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安全第—,時刻注意就能減少骨折發生。兒童走路不穩,容易摔倒,尤其不能到高處玩耍,要教育和看好兒童,避免摔傷。少年玩耍較多,好奇心強,家長及老師要做好教育工作,不要爬牆上樹。中青年在工作及騎車時要精力集中,事事處處要注意安全。老年人手腳活動不便,雪雨天及夜晚盡量不外出。外出時要有人挽扶或持枴杖,夜晚外出要有照明工具。上街最好不騎自行車,不要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骨裂併發症 併發症 骨壞死

骨折部位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自行癒合後可能導致局部骨骼畸形,部分能隨時間推移逐漸復原。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是導致缺血性骨壞死。

骨裂症狀 常見症狀 髕骨骨裂 骶骨裂 骨裂 胸骨裂

全身表現

發熱症狀:骨折後一般體溫正常,出血量較大的骨折,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局部表現

骨折的一般表現 為局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骨折時,骨髓、骨膜及周圍組織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處形成血腫,以及軟組織損傷所致水腫,使患肢嚴重腫脹,甚至出現張力性水皰和皮下瘀斑,由於血紅蛋白的分解,可呈紫色、青色或黃色。骨折局部出現劇烈疼痛,特別是移動患肢時加劇。局部腫脹和疼痛使患肢活動受限,如 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傷肢體活動功能完全喪失。

骨裂的檢查

凡疑為骨折者應常規進行X線拍片檢查,可顯臨床上難以發現的不完全性骨折、深部的骨折、關節內骨折和小的撕脫性骨折等,即使臨床上已表現為明顯骨折者,X線拍片檢查也是必要的,可以幫助瞭解骨折的類型和具體情況,對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骨折的X線檢查一般應拍攝包括鄰近一個關節在內的正、側位片,必要時須加攝斜位、切線位或健側相應部位的x光片。

骨裂診斷鑒別

裂紋骨折的診斷在普通X片上常會漏診,裂紋在沒有明顯移位時常看不見,這就需要CT和核磁共振(MRI)來進一步明確診斷,MRI可根據組織在磁場中的信號強度變化來顯示包括骨水腫在內的病變。

鑒別診斷

1、骨脆:脆骨症(Fragililisossium)又稱成骨不全(OsteogenisisImperfECTa),原發性骨脆症(idiopathicosteopsathyrosis)及骨膜發育不良(periostealdysplasia)等。其特徵為骨質脆弱、藍鞏膜、耳聾、關節鬆弛,是一種由於間充質組織發育不全,膠原形成障礙而造成的先天性遺傳性疼痛。

2、骨痺:語出《素問.痺論》。骨痺是指氣血不足,寒濕之邪傷於骨髓的病症。

骨裂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外科 骨外科

治療方式:手術治療 支持性治療 康復治療

治療週期:1-3個月

治癒率:80%

常用藥品: 骨肽片 復方氨基酸膠囊(8-11)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5000 -- 8000元)


骨裂西醫治療

骨裂縫在醫學上稱為裂紋骨折,屬骨折類型中的一種。在臨床上,無明顯移位的裂紋骨折最常見,它一般由直接的打擊傷,輕微的撞擊跌倒等導致。但如果不重視,繼續活動,容易導致裂紋骨折的再移位,移位骨折給人帶來痛苦,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骨裂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骨裂護理

1、心理調護

突然而來的意外事故造成的骨折,病人會很緊張,尤其對功能鍛煉會有顧慮,因此護理人員要仔細觀察病人的情志變化,耐心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方法並指導病人正確鍛煉,以解除其顧慮而能積極鍛煉以配合治療。

2、家庭護理

(1)合理安排以富含維生素及鈣質的飲食為好。

(2)增加日照時間,如為冬季日照不足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或魚肝油以促進鈣質吸收。

(3)出院後的功能鍛煉方法同前。

(4)注意患肢夾板的位置及鬆緊度,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5)注意患肢血運情況,如發現患肢夾板壓迫的部位疼痛,或暴露在遠端的手指發紺或發白均應及時就醫。

(6)維持功能位置,體位要求同前。

日常保健

1、骨折後1~2周

此時骨折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需注意活血化瘀,行氣消散。患者骨折部位疼痛,食慾及胃腸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製作以清蒸燉熬為主,避免煎炸炒燴的酸辣、燥熱、油膩之食品。至於黃豆骨頭湯,屬於肥膩滋補的範疇,所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有誘發大便乾燥之嫌,此階段最好不要食用。

食療方: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2、骨折後2~4周

此時患者從生理上及精神上對骨折後的境況有所適應,骨折所引起的疼痛也已緩解,瘀血腫脹大部分消失,食慾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飲食上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食療方: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

3、骨折後5周以上

骨折部位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並從骨痂向骨組織轉化。患者胃口大開,飲食上並無禁忌,可食用任何高營養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的食物。祖國傳統醫學對此頗有研究,認為此期食譜可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適當飲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籐酒、虎骨木瓜酒等。

食療方: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實踐證明,對於骨折的患者,按照上述的食療順序滋補,病人的康復期明顯縮短。

宜 1.宜食補鈣的食物; 2.宜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雞腿

雞肉

鵝肉

南瓜子仁

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鴨蛋

鴨肉

松子仁

螃蟹

宜 1.宜食補鈣的食物; 2.宜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