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扭傷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關節扭傷多見於青少年的運動損傷以及體力勞動者的工作傷,最常發生於踝關節、手腕部及下腰部。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肘、髖等部位。...

關節扭傷

關節扭傷病因

負重及高強度運動(25%):

膝關節是人體關節中最大的關節,它負擔著全身的重量,在運動和工作時要承受比全身大幾倍的重量,超負荷工作,運動員超負荷訓練,使關節過度損耗;體型肥胖者,體重超重者,膝關節則負擔更重。

關節損傷(35%):

如膝關節韌帶損傷、脂肪墊損傷、半月板損傷、創傷性滑膜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

退行性病變(12%):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關節腔粘液分泌減少,關節軟骨幹燥,逐漸磨損、變薄,關節骨質增生加之關節周圍肌肉生理性萎縮,韌帶彈性減弱,膝關節活動能力逐漸減退。年齡增大,骨量減少,骨質疏鬆。單位面積上承載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的退變。

風、寒、濕、邪侵襲(14%):

由於膝部的血循環較差,易受風濕寒邪侵襲,乃至傷及膝關節。如涉深水、運動後沖涼、久坐久臥濕地、漁民海上作業、農民在大棚內長時間工作、在冷庫工作者缺乏防護、軍人在雪地站崗執勤、騎摩托車冷風吹至關節處、女同志冬季穿短裙或經期產後下肢受寒等都容易受風寒侵襲而患病。

關節扭傷預防

對本病的預防最主要的是要加強勞動保護,防止創傷發生,體育鍛煉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動作,防止損傷,對兒童應避免用力牽拉。

關節扭傷併發症 併發症 骨折肱骨外髁頸骨折

本病最常合併骨折、神經損傷等。如肩關節有脫位病例約30~40%合併大結節骨折,也可發生肱骨外科頸骨折,或肱骨頭壓縮骨折,有時合併關節囊或肩胛盂緣自前面附著處撕脫,癒合不佳可引起習慣性脫位。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可向後滑脫,造成關節復位障礙。腋神經或臂叢神經內側束可被肱骨頭壓迫或牽拉,引起神經功能障礙,也可以損傷腋動脈。因此在檢查時應注意有無其它合併損傷。

關節扭傷症狀 常見症狀 關節疼痛 關節腫脹 皮膚青紫色改變

常見症狀有疼痛、腫脹、關節活動不靈等,其中疼痛是每個關節扭傷的病人都會出現的症狀,而腫脹、皮膚青紫、關節不能轉動則是扭傷的常見表現。

症狀:

1、使用扭傷肌肉會產生疼痛並無法活動關節到位 。

2、皮膚產生淤血、擦傷。

3、腫脹。

關節扭傷的檢查

診斷並不困難,一般根據其病史和臨床表現,以及簡單的體格檢查便可做出診斷,但臨床上應用輔助檢查能夠更清楚地瞭解關節扭傷的情況,包括診斷是否對周圍骨頭有損傷。

X線檢查:確定脫位的方向、程度、有無合併骨折等有重要的作用。

關節扭傷診斷鑒別

診斷

根據檢查、臨床表現可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

關節響痛: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轉脖子頸椎有聲音,攥手指聽到手指有聲音……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彈響”。關節響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因為在活動的時候肌腱的滑動產生的響聲,並不是骨頭的響聲,也不是膝關節有什麼病變,但是如果響的同時伴有疼痛那麼就應該警惕了。

關節腫痛:是指關節周圍腫脹、潮紅、發熱和運動受限,是多種疾病的臨床表現。為了能較為準確地選擇就診科別,需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病史、長期居住的環境、職業及伴隨症狀進行分析,而後作出初步判斷。當然,確診還要根據詳細的體格檢查及化驗情況。

關節攣縮:關節攣縮是先天性關節攣縮的臨床表現之一,先天性關節攣縮是指關節在宮內位置就處於屈曲攣縮狀態。出生時,全身屈曲或關節僵硬,即先天性多關節攣縮。同樣它也可能被忽視。

關節扭傷的常見症狀有疼痛、腫脹、關節活動不靈等,其中疼痛是每個關節扭傷的病人都會出現的症狀,而腫脹、皮膚青紫、關節不能轉動則是扭傷的常見表現。

關節扭傷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外科 骨外科

治療方式:支持治療 康復治療

治療週期:7-30天

治癒率:80%

常用藥品: 七厘膠囊 龍血竭膠囊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 --10000元)


關節扭傷西醫治療

無論是發生了以上哪種關節扭傷,在扭傷的急性期,患者都不可以讓受傷部位隨意活動,否則會因軟組織得不到充分的修復,而使新鮮扭傷變成陳舊扭傷,使疼痛、瘀腫不易消退。另外,如果疼痛較嚴重,可以服用活血止痛藥,如雲南白藥膠囊,一次服2粒,一日服三次;或口服三七片,一次服2片,一日服三次,並應加服止痛藥,如散利痛,一次口服1片,一日服兩次(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

急救方法

1、當天,每3到4小時進行15分鐘冷敷(可以緩解腫脹)。請注意不能直接用冰塊接觸皮膚。

2、至少讓受損肌肉休息一天。

3、保持拉傷的肌肉處於抬高的位置可以縮短症狀持續時間。

總的來說,當發生運動傷害時,最好要馬上處理。處理的原則有五項,簡稱為P.R.I.C.E.:

保護(Protection)

休息(Rest)

冰敷(Icing)

壓迫(Compression)

抬高(Elevation)

保護的目的是不要引發再次傷害,休息是為了減少疼痛、出血、腫脹並防止傷勢惡化。壓迫及抬高也都有上述的效果。冰敷還能夠有止痛的功能。挫傷、瘀青、輕度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經由上面幾種方式處理,以及適當的復健治療,都能夠在短時間內回復健康。嚴重的肌肉拉傷(斷裂)、韌帶扭傷(斷裂)、骨折,則必須由專科醫師手術治療。

關節扭傷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關節扭傷護理

日常護理

1、不要再轉動已受傷的關節是護理的第一課,因為還沒有分清是不是有骨折。

2、正確使用冷敷和熱敷。

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

冰敷:可用塑料袋裝一些冰塊後,再加點水敷在受傷的地方,每敷十五分鐘後,休息五分鐘,這樣的動作可以重複一、二小時左右(約三天時間)。

熱敷:24小時後,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熱敷的方法很多,用熱毛巾敷蓋在傷處,等要冷後再更換熱的毛巾。或是用熱水袋、熱寶等。

3、正確按揉扭傷局部。扭傷初期,可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法為好;24小時後做揉法,以腫處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擦揉。

4、適當進行活動。在扭傷初期,腫脹和疼痛逐漸加重,應停止活動,抬高患肢。待病情趨於穩定後,只要不是很痛,可逐步加大扭傷部位的活動。

5、合理用藥。扭傷初期,不需內服藥,不宜外敷活血的藥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好得快”噴灑傷處,會感到舒服點。24小時後,內服些雲南白藥、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腫後就不必內服和外敷藥物了。

日常保健

方1 炒油菜莧

組成:油菜莧250克。

用法:油菜莧洗淨,切成小段,菜油起油鍋,將油菜莧炒熟,加少許精鹽、味精,分次食用,每日2次,連續1周。

功效:活血祛瘀通絡。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腫脹明顯不退者。

方2 赤小豆竹筍湯

組成:赤小豆100克,綠豆100克,竹筍30克。

用法:將赤小豆、綠豆、嫩竹筍分別洗淨,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鐘,文火煮20分鐘,分次食用,連服1周。

功效:消腫活血,逐血利濕。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局部腫脹明顯,瘀塊不退者。

方3 薤白鯽魚湯

組成:鯽魚1條,薤白25克。

用法:鯽魚活殺,去鰓、內臟等,洗淨,油鍋煎至魚背微黃,加清水500毫升;薤白洗淨,紗布包紮,同置鍋中,急火煮開3分鐘,加黃酒、姜、蔥、精鹽等,改文火煮20分鐘,去薤白,食魚及湯,連續1周。

功效:消腫行氣活血,利水濕。

主治: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關節部脹痛明顯,關節活動受限者。

方4 韭菜炒佛手

組成:韭菜250克,佛手200克。

用法:韭菜洗淨,切成小段;佛手洗淨,切成小片。油鍋燒熱, 將韭菜、佛手同置鍋內,熱炒炒熟,分次食用,連續10天。

功效:行氣止痛,溫經通絡。

宜 1、宜食清淡食物;2、宜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3、宜吃大豆食品。

雞肉

鵝肉

腰果

松子仁

忌 1.要少吃高脂肪食物;2.忌食辛辣刺激性調味品或食物;3.少飲咖啡,少喝酒;4.少吃油炸食品。

白酒

鴨蛋

鴨肉

松子仁

宜 1、宜食清淡食物;2、宜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3、宜吃大豆食品。

牛肉青豆粥

牛肉豆腐羹

鮮味帶魚

清蒸帶魚

腰果西蘭花

腰果肉飯

黃豆芽排骨

黃豆芽豆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