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頭半脫位的症狀有哪些和怎麼治療


橈骨頭半脫位又稱牽拉肘,多見於是5歲以下的小兒,因其橈骨頭未發育好,橈骨頸部的環狀韌帶只是一片薄弱的纖維膜,一旦小兒的前臂被提拉,橈骨頭即向遠端滑移;恢復原位時,環狀韌帶的上...

橈骨頭半脫位

橈骨頭半脫位病因

間接暴力(45%):

本病多為間接暴力所致。如:用雙手牽拉幼兒腕部走路中跌倒;穿衣服時由袖口牽拉幼兒腕部;在床上翻滾時,身體將上肢壓在身下,迫使肘關節過伸等外力造成。

直接暴力(30%):

骨頭的關節面和橈骨縱軸有一定的傾斜度,其大小與前臂旋轉活動有關。傾斜度的變化會影響環狀韌帶的上下活動,在前臂的旋前旋後位,這種傾斜度的可變性無疑使之易於脫位。

當肘關節伸直位手腕或前臂突然受到旋轉動作的縱向牽拉,環狀韌帶下部將產生橫行撕裂,向下輕微活動,肱橈關節間隙變大,關節囊及環狀韌帶上部由於關節腔的負壓作用,只需滑過橈骨小頭傾斜遠端一部分關節面就可嵌頓於橈骨關節間隙,從而阻止了橈骨小頭復位,造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病理機制:

橈骨頭向遠端滑移,恢復原位時,環狀韌帶的上半部不及退縮,卡壓在肱蹺關節內,成為橈骨頭半脫位。隨著小兒逐漸長大,橈骨頭良好發育,換裝韌帶也增厚增強,以後即不再發生半脫位。

橈骨頭半脫位預防

告誡家長不可再暴力牽拉以免再發。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的預防:

1平時牽拉(提)小兒手部時,應同時牽拉衣袖。

2防止跌仆。

3成人與小兒嘻鬧時應注意方法,不能單牽(提)手。

4若出現上述表現,家長可自行復位,若不成功則應到醫院就診。

5避免反覆脫位,形成習慣性。

6穿衣服時,應避免手部旋前位牽拉,應和衣袖同時拉扯。

橈骨頭半脫位併發症 併發症 橈骨小頭骨折

橈橈骨小頭半脫位傷勢雖然不重,但同樣影響肘關節功能,絕大部分患者均需復位才能獲得痊癒。但一般通過治療後效果良好,無併發症發生,部份就診不及時的患兒,可能恢復時間會稍長,但同樣無併發症發生。

橈骨頭半脫位症狀 常見症狀 關節疼痛 肘關節不能屈曲 肘關節脫位

1、有上肢被牽拉病史, 通常是年輕的父母攙著小兒上街,小兒的上肢上舉,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階時,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兒之手幫助小兒走過台階,次之立刻出現症狀,或用強制手段為小兒套上羊毛衫,粗暴的牽拉力量也會出現橈骨頭半脫位。

2、小兒訴肘部疼痛不肯用該手取物和活動肘部,拒絕別人觸摸。

橈骨頭半脫位的檢查

1、有上肢被牽拉病史,通常是年輕的父母攙著小兒上街,小兒的上肢上舉,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階時,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兒之手幫助小兒走過台階,次之立刻出現症狀,或用強制手段為小兒套上羊毛衫,粗暴的牽拉力量也會出現橈骨頭半脫位。

2、小兒訴肘部疼痛不肯用該手取物和活動肘部,拒絕別人觸摸。

3、檢查所見體征很少,無腫脹和畸形,肘關節略屈曲,橈骨頭處有壓痛。

4、X線檢查陰性。

橈骨頭半脫位診斷鑒別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檢查可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

在鑒別診斷方面,橈骨小頭脫位與橈骨小頭半脫位要區別開來。1671年由Fournier首先描述。橈骨小頭半脫位又稱達拉肘,是嬰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之一。發病年齡1~4歲,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占62.5%。

橈骨頭半脫位治療 治療概述

就診科室:兒科 小兒外科

治療方式:支持治療 康復治療 手術治療

治療週期:1-7天

治癒率:95%

常用藥品: 靈仙跌打片 跳骨片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3000元)


橈骨頭半脫位西醫治療

1、要早期手法復位,防止局部水腫後造成困難。

2、復位成功後,用頸腕帶懸吊一周,防止復發而形成習慣性脫位。

3、手法復位方法:術者一手握住患肘腕部上方,另一手用拇指向背側按壓橈骨小頭,同時迅速將前臂旋後,屈肘90°並同時使前臂再旋前,此時如感到有復位時的彈響,說明復位。病兒哭鬧停止,並可自主取物、上舉。如無彈響,病兒哭鬧不停,患側手仍不敢持物,可能未復位或復位時間較晚,局部有水腫造成彈響不明顯。需觀察一段時間,必要時重新復位。

復位時不用麻醉,先將前臂旋後,伸肘稍加牽引,拇指壓肘前橈骨小頭處,屈曲肘關節,必要時前後旋轉前臂,可感到復位的響聲,復位後肘部及前臂可活動自如。復位後用三角巾懸吊一周。如活動時疼痛或復發,宜用石膏固定於屈肘90度2周,應注意勿提拉小兒手臂,防止復發。4~6歲後橈骨頭長大,即不易脫出。

橈骨頭半脫位中醫治療

當前疾病暫無相關療法。

以上提供資料及其內容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橈骨頭半脫位護理

(1)合理安排以富含維生素及鈣質的飲食為好。

(2)增加日照時間,如為冬季日照不足可適當補充維生素D或魚肝油以促進鈣質吸收。

(3)出院後的功能鍛煉方法同前。

(4)注意患肢血運情況,如發現患肢夾板壓迫的部位疼痛,或暴露在遠端的手指發紺或發白均應及時就醫。

(5)維持功能位置,體位要求同前。

適宜飲食(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情況詢問醫生)

方1: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豬脊骨一具,洗淨,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鮮湖蟹2只,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烏雄雞1只(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淨,“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只,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紫丹參50克,洗淨,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宜 1.宜吃膠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2.宜吃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3.宜吃鋅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鵝肉

芝麻

腰果

核桃

忌 1.忌吃海腥的食物; 2.忌吃發物的食物; 3.忌吃溫熱的食物。

白酒

鴨蛋

鴨血(白鴨)

鴨肉

宜 1.宜吃膠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2.宜吃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3.宜吃鋅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